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 裁,通过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描述, 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社会意义。它要求 写真人真事,并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 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 务。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 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 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 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 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背景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 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 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 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 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 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 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 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及格,就被 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 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一 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 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 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 章,从事文学活动。
鲁
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章太炎
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 严九郎,是 鲁迅在仙 台学医时 的先生.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 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一篇 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
拾》《呐喊》《彷徨》《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社戏》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 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鲁迅本想以学医来 救国救民,但后来 却弃医从文了,我 们在本课的学习中 会认识到作者思想 变化的原因。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 鲁 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 迅 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 誓言。 留 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 学 救民族危亡。 日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 本 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 的 一系列论文。 经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 历 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自题小像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参考阅读上页 返回 下页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 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 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 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 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 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 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 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 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 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 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今日的厦门大学
绯红( fēi hóng ):鲜红 油光可鉴(jiàn) 标致( biāo zhì ) 驿站(yì ) 芋梗汤(yùgěng) 解剖学(pōu) 落第( luò dì ) 畸形(jī) 不逊(bú xùn) 诘责(jié zé) 托辞(tuō cí) 杳无消息(yǎo) 教诲(huì ) 瞥见(piē)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 深恶痛疾(wù):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物以希为贵: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解释下列词语。 ⑴宛如: 正像,好像。
⑵绯红: 鲜红。 ⑶油光可鉴: 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 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⑷驿站: 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⑸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 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过的一些 事情。 ⑹不逊: 无礼。逊,谦逊。 ⑺诘责: 反问并责备。 ⑻杳无消息:从此再没有消息。 杳:远得不见踪影。 ⑼瞥见: 一眼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