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论文 专业写作 版权所有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及其构建策略
一、序论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需要发展,人更需要发展,社会的发展是靠人来推动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当前正进行的新课程理念改革,更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又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试想一脸严肃的教师,板着面孔,让学生“洗耳恭听”其结果是学生在压抑中被动“接受”,何来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关系融洽的师生相互畅所欲言,学生的思维会紧跟着教师走,动口,动脑,动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肯与教师说心里话、实话,又为教师的针对性教育提供了依据。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有益于班风、学风的建立,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力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工作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朝着文明、民主、向上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关于师生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两种。
(一)教师中心论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这一观点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作手段,而应当作过程的目的和结果。
教师中心论把教师放在绝对主体的地位,片面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育研究论文 专业写作 版权所有
的作 用,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压制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的认识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学生中心论”首先把学生的发展 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只能作为“自 然仆人”。同时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教育过程就不 应当由教师直接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
学生中心论极为重视学生的需要、态度、情感等动机系统或内部机制等因素,认为主要是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才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 主张教学应尽力排除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外部条件,创造一种能最大限度允许学生做出个人选择并主动活动的教学环境。学生中心论把学生放在绝对主体的地位,片面强调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忽略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三、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以及和谐师生关系概念
新的教育理念,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的,渐而延伸到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
教育研究论文 专业写作 版权所有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
(一)尊重是和谐的基础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真正地爱老师。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尊重。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心里总是希望老师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错误时,一般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批评。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该表扬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欲望,也 …… 此处隐藏:234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