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课标版
政治
单元小结
栏目索引
方法技能突破 1.题型特点 启示类设问,一般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 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考查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 悟出道理的能力,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启示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栏目索引
2.解题对策(1)一般思路: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 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提炼的基础上,
从经济学、哲学、文化、政治学的角度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然后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明确启示方向。读设问和背景材料,明确设问的指向和规定,弄 清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
栏目索引
第二步,寻找理论依据。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中去分析材料反映的现 象或问题的原因、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危害,并上 升到相关理论依据。这是解答好启示类问题的关键。 第三步,总结经验教训。从原因的分析中提炼和感悟出可供借鉴的经验
或应吸取的教训,即应怎样做,不应怎样做。这是解答好启示类问题的落脚点。 (2)答题格式: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
明的道理,二是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 办”。
栏目索引
典例 [2014河南中原名校联考,26(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 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39.9%。网站论坛、手机微博等方式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的
一个重要渠道。材料二 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 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网络监督存在着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 大、攻击诽谤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2013年8月20日,北京警方一 举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
栏目索引
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抓获秦志 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4名成员。 秦志晖被网民称为“谣翻中国”, “‘7· 23’动车事故外籍旅客天价赔偿 事件” “张海迪移民贪腐” “雷锋的皮夹克”“李天一非亲生”等被热
炒的话题,都是他的“杰作”。杨秀宇则是网络推手界的一面“旗帜”,天 仙妹妹、出售剩余人生、干露露等耳熟能详的网络事件,皆出自此人之 手。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揭示的问题对我们行使监督权有何启
示。(12分)
栏目索引
解析 材料一主要说明网络监督是公民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的重要渠
道,它启示我们要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材料二主要说明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它启示我们要根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正确行使监 督权。 答案
①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为了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要勇于行使监督权。(3分)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根 本行为准则,公民应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依法行使监督权。(3分)③要坚 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行使监督权的同时依法履行义务,尊重他人的
正当权益,反对攻击诽谤,捏造事实,不负责任;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监督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得干扰正常的公务活动。 (3分)④公民应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素养,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意
识。(3分)
栏目索引
怎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可从对公民、对政 府、对社会的意义三个方面归纳 (1)对公民: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
(2)对政府: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栏目索引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政府审慎行使权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对社会: ①有利于全社会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②有利于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的答题思路 (1)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2)因为公民享有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项政治自由,监督权)。 (3)因为公民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
栏目索引
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因为公民要坚持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 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做某一件事的具体意义。
3.公民怎样做某一件事的答题思路(1)从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角度考虑。 (2)从公民政治参与的三个基本原则,尤其是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 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角度考虑
。 (3)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基本方式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角度考虑。
(4)从公民遵守法律角度考虑。
栏目索引
典例 [2013北京文综,38(4),12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度的意见》划定了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 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 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 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 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 上。 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 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
栏目索引
的理论依据。(12分 ) 倡议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 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 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 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 理论依据:
栏目索引
倡议三: 理论依据: 解析
本题的知识范围清楚,即《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知识。设问比较
开放,要认真参考题目所给的示例,所提的倡议要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公民 知识的范围,并要有理有据。 答案
倡议:自觉节约用水,如注意拧紧水龙头等。
理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倡议:对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 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答出其他倡议及其理论依据,如倡议参与水价制定、积极献言献策,理论
依据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