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卷
命题:元济高级中学沈丁飞、王建君萧山中学楼红维、陈柯钦校稿:孙文辉校对:黄宁妍、袁菜明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考生信息填写清楚。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把答案对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
..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殊不知,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jǐ)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cuì)火,哪怕穿越千年,栖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B.那是个难忘的大孔雀蛾的晚会。大孔雀蛾是欧洲最大的夜蛾,它相貌出众:栗色的天鹅茸外衣,白色的皮毛脖颈.(gěng),灰白相间.(jiān)的翅膀以及黑、白、褐、红各种颜色的弧形线条。
C.只有增强改革定力、勇气和韧劲,敢于破藩.(fān)篱,勇于担当,将百姓痛点变成改革着.(zháo)力点,改革才能取得突破。连日来两会代表委员就改革建言献策,与民意形成良性共振。
D.你自谦“小医生”,却登上了医学的巅峰:你四处奔走蓦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被蜷.(quán)缩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jiáo)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甲)2004年,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一脸茫然的情形下,如黑洞一般不可捉摸
....的霍金,再次做出惊世
之举:他宣称推翻了自己坚持三十多年的一个著名的黑洞理论,对此
..,他让全世界人终身受益。
(乙)无论是他的旧理论或是新理论,迄今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家可能都无法验证
..其真伪,而霍金则完全不必害怕以后被证伪而放弃自己‚赖以成名‛的理论。但他放弃了,他先否定了自己一一或许只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
霍金所剩不多的其他理论也在接受着挑战。[丙]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也许将像遇到黑
洞一样,全部被他自己或他人否决,推翻而旱花一现
....,或许到那时,他最后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也已经萎缩,而他留下的,是不是只有一个残疾之躯和那不断产生深邃思想的大脑?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不可捉摸B.对此C.验证D.昙花一现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
..的一项是(2分)()
第页 1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8月,全球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达成共识:各国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共商合作大计,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后,征信机构便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征信产品,而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充分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这既是推进陕北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陕北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D.“假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而假货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所致。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这一决定无疑深得人心。5.阅读以下材料,提炼主要信息,并用简明文字表达。(3分)
《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显示: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众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阅读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10本,并且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子两种介质进行阅读。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子‚一起读‛成为主流。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还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则带火了诗词类图书的阅读。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的三大原因。
6.根据下面的小诗,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6分)
在家/窗前的桃花都是三月开/离家之后/冬月的夜里也绽放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①工匠之美世界中,“工匠‛既要“创物‛(包括发明、创造、设计等)以弥补自然的缺失,还要“制器‛(制造、生产)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需求,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社会
第页 2
生活品质等,是三位一体。由此而言,依据现代社会分工,‚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
②手艺工匠在自然经济时代创造了男耕女织的手艺美学图景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机械工匠在工业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机械化大生产的机械美学图景与全新的人造生活方式。数字工匠在虚拟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高情感化智能的数字美学图景和后人类新生态生活方式。大国工匠,则是工匠各个历史形态审美典型化,突出了‚工匠‛对于国家强盛和人类社会福祉的决定性价值和意蕴。
③制器尚象,工匠之美的原则。‚象‛在工匠之美中更有其特殊意义。一般而言,工匠造物的结果是一定形体的器物,但真正意义上的‚器‛,不在于‚形‛(实存性、物质性),而在于‚象‛(精神性、情感性),而“象‛内涵着‚意蕴‛‚智慧‛等,是工匠的技术原则(巧)和艺术原则或审美原则(饰)的高度统一。
④五材并用,工匠之美的智慧。“五材‛既指世界构成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也指人类的五种德性(勇、智、仁、信、忠),还指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金、木、皮、玉、土)。‚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
⑤技进于道.,工匠之美的创新。‚技进于道‛在于工匠的传承与创新,在于工匠技艺高超之‚神来‛状态。‚道‛不远人,存乎‚匠心‛。工匠之美的创新使得‚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而进入更为广阔的视域,从而赋予了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正所谓‚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⑥器以载道.,工匠之美的哲学。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百姓日用之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日常性‛‚普适性‛,具有一种强大的行为规范作用。很自然,器物承载着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无论是古建筑的上栋下宇,还是传统服饰的天圆地方,无不显示着‚器以载道‛的工匠之美的哲学价值。
7.下列说法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工匠之美,是工匠创物、制器、饰物三位一体的美,意味着工匠物质美和精神美的完美统一。
B.以时间为序,工匠发展至今,依次经历了手艺工匠、机械工匠、数字工匠、大国工匠四阶段。
C.工匠制器崇尚“象”,“象”超越物质性,实现了工匠“巧”和“饰”两大原则的高度统一。
D.五材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既指自然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也指人类智慧回应自然的强度。
8.下列对文中“技进于道.”和“器以载道.”中的“道”的理解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A.两者相同,均指工匠“制器尚象”“五材并用”之道。
B.两者相同,均指工匠凭借高超的智慧达到的技艺水平。
C.两者不同,前者指工匠的技艺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后者指器物传达出的工匠的世界观。
D.两者不同,前者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美学样态,后者则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③~⑥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工匠之美的。(4分)
第页 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敞开的落地窗
[英]萨契
‚纳托尔先生,我婶婶马上就下楼来。‛一位神色泰然的十五岁少女说,‚在她下楼前,暂且由我招待您,请多包涵。‛
弗兰普顿·纳托尔尽量地应酬几句,想在这种场合下既能恭维眼前招待他的侄女,又不至于冷落那位还没露面的婶婶。可是心里他却更为怀疑:这种出于礼节而对一连串的陌生人的拜访,对于他当时所应治疗的神经质毛病,究竟会有多大好处?
在他准备迁往乡间时,他姐姐曾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到那里准会找个地方躲起来,和任何活人都不来往,忧郁会使你的神经质加重,我给你写几封信吧,把你介绍给我在那里的所有熟人,我记得,那里有些人是很有教养的,‛
弗兰普顿心里正在琢磨,他持信拜访的这位萨帕顿夫人,属不属于那一类有教养的人。
‚附近的人,您认识得多吗?‛那位侄女问道。
‚几乎谁也不认识。‛弗兰普顿回答说,‚四年前我姐姐曾在这里呆过,就住在教区区长府上。她写了几封信,叫我拜访一些人家,‛说完最后一句时,他叹了一口长气,随即拉下了脑袋。
‚这么说,您一点也不知道我婶婶家的情况了?‛泰然自若的少女追问道。
‚只知道她的芳名和地址。‛弗兰普顿承认说,推测着萨帕顿夫人是有配偶呢还是孀居,屋里倒是有那么一种气氛暗示着这里有男人居住。
‚她那场大悲剧刚好是三年前发生的。那该是在您姐姐走后了。‛
‚她的悲剧?‛弗兰普顿问道。悲剧和这一带静谧的乡间看来总有点不和谐。
‚您可能会奇怪,我们为什么在十月间还把那扇窗户敞开得那么大,尤其在午后,‛那位侄女指着一扇落地大长窗说。窗外是一片草坪。
‚这季节天气还相当暖和。‛弗兰普顿说,‚可是,那扇窗户和她的悲剧有关系吗?‛
‚恰好是三年前,她丈夫和她两个兄弟出去打一天猎,就是从那扇窗户出去的。他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一一他们三个人都被沼泽地吞没了,那年夏天的雨水特别多,往年可以安全行走的地方会突然陷下去,连他们尸体都没找到。可怕也就可怕在这儿。‛说到这里,孩子讲话时的那种镇静自若的声调消失了,她的话语变得断断续续,激动起来,‚可怜的婶婶总认为有一天他们会回来,他们仨,还有那条和他们一起丧生的棕色长毛小狗。他们会和往常一样,从那扇窗户走进屋来。这就是为什么那扇窗户每天傍晚都开着,一直开到天色十分黑的时候。可怜的婶婶,她常常给我讲他们是怎样离开家的,她丈夫手背上还搭着件白色雨衣,她的小兄弟朗尼嘴里还唱着:‘伯蒂,你为何奔跑?’您知道么,有的时候,就像在今天,在这样万籁俱静的傍晚,我总会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总觉得他们几个都会穿过那扇窗户走进来——‛第页 4
她打了个寒噤,中断了自己的话。这时她婶婶匆忙走进屋来,连声道歉,说来迟了。弗兰普顿不禁松了一口气。
‚薇拉对您的招待,总还可以吧?‛她婶母问道。
‚啊,她挺风趣。‛弗兰普顿回答。
‚窗户开着,您不介意吧?‛萨帕顿夫人轻快地说,‚我丈夫和兄弟们马上就要打猎回来。他们一向从窗户进来,今天他们到沼泽地去打鹬鸟,回来时准会把我这些倒霉的地毯弄得一塌糊涂。‛她兴致勃勃地继续谈论着狩猎、鹬鸟的稀少和冬季打野鸭的前景,可是对弗兰普顿来说,这一切确实太可怕了。他拼命想把话题转到不那么恐怖的方面去,可是他的努力只有部分成功。他注意到,地的目光不时从他身上转到敞开着的窗户和窗外的草坪上。他竟在悲剧的纪念日里来拜访这个人家,这真是个不幸的巧合。
‚医生们都一致同意要我完全休息,叫我避免精神激动,还要避免任何剧烈活动。‛弗兰普顿宣称,他有着那种在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幻觉,错误地认为,萍水相逢的朋友,都非常渴望知道他的疾病细节,诸如得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之类。
‚噢,是吗?‛萨帕顿夫人用那种在最后一分钟才把要打的哈欠强压了回去的声调说。突然,她笑逐颜开,精神为之一振一一但却不是对弗兰普顿的话感到了兴趣。
‚他们可回来了!‛她喊道,‚刚好赶上喝下午茶。你看看,浑身上下全是泥,都糊到眼睛上了!‛弗兰普顿略微哆嗦了一下,把含着同情的理解的目光投向那位侄女,可是那孩子此时却凝视着窗外,眼光里饱含着茫然的恐怖。弗兰普頓登时感到一股莫名恐惧。他在座位上急忙转过身来,向同一方向望去。
【甲】在苍茫暮色中,三个人正穿过草坪向窗口走来,臂下全挟着猎枪,其中一个人肩上还搭着一件白色雨衣,一条疲惫不堪的棕色长毛小狗紧跟在他们身后,他们无声无息地走近这座房子。然后一个青年人沙哑的嗓音在暮色中单调地唱道:‚我说,伯蒂,你为何奔跑?‛
弗兰普顿发疯似地抓起了手杖和帽子,急火如风,慌不择路地冲出门厅,跑上甬路,逃出大门……
‚亲爱的,我们回来了。‛拿着白色雨衣的人说道,从窗口走了进来,‚我们走过来的时候冲出去的那个人是谁呀?‛
‚一个非常古怪的人物,纳托尔先生。‛萨帕顿夫人说,‚他光知道讲他自己的病。你们回来的时候,他连一句告别的话也没说就跑掉了,真像是大白天见到了鬼。‛
‚他大概是因为看见了那条长毛小狗。‛侄女镇定地说,‚他告诉我说,他就是怕狗。有一次在恒河流域什么地方,他被一群野狗追到了一片坟地里,不得不在一个坟坑里过了一夜,那群野狗围着他头顶转,嗞着牙,嘶叫着,嘴里还吐着白沫。不管是谁,也得吓坏了!‛
灵机一动,编造故事,是这位少女的拿手好戏。
(删改自《英美短篇小说选》,梁献章译)第页 5
10.小说中划横线的句子分别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1)他叹了一口长气,随即耷拉下了脑袋。(2分)
(2)她的目光不时从他身上转到敞开着的窗户和窗外的草坪上。(2分)
11.文中标注【甲】的文段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4分)
12.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6分)
13.构思巧妙奇特是萨契小说的一大特点,请结合全文赏析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方面的巧妙奇特之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观鸭说
(明)吴廷翰
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戛戛然,其毛羽皓皓然,予甚爱,戏之。
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疏疏然以散落,予让.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或沉或没,或浮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
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逍遥徜徉,容与
..如也。既晡,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第页 6
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喁喁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余乃叹曰: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矇①鼋龟②醯鸡③之于瓮、于坎、于蹄涔④,各遂其性而已。鸭之生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于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以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則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狃⑤于习而不悟,毙于陆者也。视其毙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让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得其所以为性而安且乐,水之.狎而不归者也。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
乃复叹曰:因育鸭得育民,然则兹观也,鸭与也乎哉!
【注】①蠛蠓(mèi měng):一种小飞虫,②鼋龟:小乌龟。③醯(xī)鸡:小飞虫。④蹄涔(c én):蹄迹中的积水,⑤狃(niǔ):贪。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3分)()
A.予让.僮不善畜也让:责备
B.逍遥徜徉,容与
..如也容与:悠闲自在
C.荡.之以淫华荡:扫清
D.则虽械.之使为恶械:戴上刑具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疏疏然以.散落曼辞以.自饰,无益
B.不定者.良久今者.出,未辞也
C.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水之.狎而不归者也句读之.不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两段用对比手法从叫声和羽毛两方面写出了小鸭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为下文小鸭戏水于池欢乐生长的情节埋下伏笔。
B.第三段作者通过排比手法和一系列形象化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小鸭在池塘里欢快戏水的可爱有趣、自由欢乐,充满生命活力。
C.作者赞叹大自然养育万物的伟大,是因为大自然顺应自己的本性,将大大小小各种生物安排得各得其所,以使它们自由生长。
D.本文借物言志,以叙描为基础,以议论作升华,以小见大,借鸭子的生长发育之理形象地阐述了治民理天下的道理,发人深思。
第页7
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4分)
(2)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
水龙吟·秋兴
[北宋]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19.本词上阕前六小句写(限2字),为全词奠定情感基调;随后三小句写词人自身的(限2字),最后四小句写词人的失落之感。(2分)
20.简要赏析下阕“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三小句。(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责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记·曲礼上》)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21.《礼记·曲礼上》的“贫贱而知好礼”,可以看作是对《论语》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人名)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人名)的高度评价。(2分)
22.梁朝皇侃在其《论语义疏》一书中将《论语》中的“未若贫而乐”改为”未若贫而乐道”。有学者认第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