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的改进
1.育苗生产流程
(1)亲参采捕与蓄养 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作为亲参。当
海水底层水温达到15℃~16℃时,亲参产卵前5~8天,集中采捕。选择体长20cm以上、体重250g以上、性腺指数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
亲参运输时间在2小时以内,直接用塑料箱干运;2~4小时,采取降温措施运输;4小时以上时充氧并降温运输。
亲参蓄养时的水质条件为水温15~18℃,盐度27~33‰,溶
解氧≥5mg/L。蓄养密度为15~30只/m3。蓄养期间每天早上倒池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换水温差小于1℃。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加海泥,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4%~7%。
(2)产卵与孵化 升温促熟的亲参性腺发育成熟后,或繁殖
季节自然捕获的亲参蓄养3~7天后,即可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或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即在傍晚将池水放干,使亲参在池内阴干40~60分钟,然后流水冲击30~45分钟,再注入过滤的新鲜海水,亲参即可产卵。
亲参自然产卵后要及时将雄参捞出,防止精液过多,污染水
质。人工采卵受精时,产卵前将雌参移入产卵箱进行产卵受精,人工添加精液并不断搅动水体。采卵密度80粒/mL左右。受精卵
直接在蓄养池孵化或移入培育池中孵化。孵化密度一般15~50万粒/m3,微量充气,每半小时搅动一次,防止受精卵堆积池底,影响孵化率。
(3)耳状幼体培育 初期耳状幼体形成后,应分池培育。幼
体培育期间全部使用二级砂滤水。日换水1~2次,每次1/3~1/2,换水温差小于2℃。幼体培育期间的水温19~25℃,盐度27~33‰,溶氧5~7 mg/L,pH值7.8~8.3,氨氮≤0.5 mg/L,光照500~1500 lx。幼体培育密度以0.1~0.4只/mL为宜。开口饵料投喂时间在孵化后12~24小时,初耳幼体的消化道完全形成后,即可投饵。饵料种类主要为单胞藻的盐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骨条藻等,大型藻类的鲜藻粉碎滤液也有较好的饵料效果。另外,还可用海洋红酵母、干酵母、冰冻鲜酵母、螺旋藻粉、食母生片等作为替代饵料。
单胞藻的日投饵量在初耳幼体期为1.5万/mL,中耳幼体期为
2~3万/mL,大耳幼体期为4~5万/mL。每天投喂2~4次,每次投饵标准以投饵1小时后大多数幼体满胃即可。
日常管理主要是连续微量充气,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水
量为1/5~1/3;早期少换水或每次少量添加池水,中耳后期坚持每天换水并吸底,以便将池底的残饵、排泄物、原生动物等彻底清除干净。
(4)采苗 樽形幼体出现10~20%时开始采苗。采苗器用聚
乙烯波纹板或薄膜,要求透明、无毒无害。采苗板要提前接种底
栖硅藻,以舟型藻、卵型藻、菱形藻等为主,经过10~20天,直至在采苗器的附着基上附着一层底栖硅藻。采苗板的投放量为聚乙烯波纹板或聚乙烯薄膜60~100片/平方米,投放前要用干净的海水冲去污物。
(5)稚参培育 稚参培育密度以0.1~0.6只/cm2为宜,体长2~3mm的稚参为0.5只/cm2;5~6mm的稚参为0.2只/cm2。稚参采用流水培育,一般日流水3~4次,水循环量控制在总水体的2~3倍,保持充气增氧,及时清池或倒池。稚参培育的水温20~27℃,盐度27~33‰,溶氧≥4.5 mg/L,pH值7.8~8.5,氨氮≤0.5 mg/L,光照2000 lx以下。投饵以配合饲料或藻类磨碎液为主,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0.01~0.04 g/只,每天1~2次。鼠尾藻或马尾藻磨碎液日投饵量根据稚参个体大小,2 mm以下稚参投喂20~40 ml/m3;2~5mm稚参投喂80~120 ml/m3,每天投喂2~4次,并根据稚参生长情况增加投喂量。每天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3~4倍,2~3天吸污一次;7~10天倒池一次。对培育用水进行二级沙滤,防止桡足类进入培育池,5~7天用2~3 mg/L土霉素对池水进行消毒处理一次。稚参培育可采用分段培育法,即前期培育从0.4 mm左右培育至3 mm阶段,饵料以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为主,日投喂量与附着藻量有关,投喂鼠尾藻或马尾藻磨碎液每天2次。后期培育从3 mm以后,随着个体生长调整密度,逐渐从5000只/m2调整为500只/m2。鼠尾藻或马尾藻磨碎液每天投喂4次,每次30~40 ml/m3。同时添加海泥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稚参
体重的3~8 %。稚参个体的体长达3~5 cm或体重达到2 g左右(500只/kg)即可用于养成。
2.育苗期间影响水质的因子和水质管理
(1)水温 温度对幼体的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度太低,
幼体发育缓慢,畸形率高,成活率低;温度太高,水体中的细菌等有害生物容易大量繁殖,对幼体的正常发育有很大影响,而且幼体的畸形率也会增加,幼体成活率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当水温在15℃时幼体的畸形率高,发育迟缓,15天~17天才能发育到樽形幼体,稚参的成活率仅为5%;温度为25℃时,在耳状幼体向樽形幼体的变态过程中大量出现畸形幼体,有些不能变态而死亡,成活率仅为2 %左右;当温度为30℃时,幼体发育很快但摄食不正常,胃有溃烂现象,逐渐全部下沉死亡。研究表明,刺参的浮游幼体在18℃~22℃发育正常,因此培育中应将水温控制
在20℃左右最佳,而且换水前后的水温温差上下不要超过1℃。
(2)溶解氧 充足的溶氧是幼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
素之一。在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海水中的饱和溶解氧量也不相同。正常情况下一般溶氧不会过低,出现溶氧过低情况时应及时换水或加大充气量。
(3)光照 育苗室内光线的强弱对幼体的生长有着比较大的
影响,在幼体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光线的控制,研究证明光强超过2000 lx,幼体具有背光性,会集中在池底,而池底的水环境较差,不利于幼体的生长发育;当光强低于2000 lx,幼体具有趋光性,
幼体会在培育池的表层水体浮游;但光线太弱,幼体发育缓慢,畸形率高,多数幼体会逐渐死亡。因此在培育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室内的光线应均匀而柔和,适宜强度应在500 lx~1500 lx之间。
(4)盐度 刺参幼体适宜的海水盐度为26.2~32.7‰。研究表明,刺参幼体在18℃~22℃,盐度6.5~12.9‰时,幼体1~2天就全部死亡;盐度为19.7‰情况下培育4天就停止发育;当在盐度39.3‰环境中,幼体发育迟缓,个体很小。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海水的盐度。
(5)pH值 刺参幼体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只有pH低于6.0或超过9.0时幼体才会出现不适应现象,表现为活力降低、生长停止,时间长了会逐渐死亡。一般情况下海水的pH值比较稳定,但有些情况下会有异常,比如投入大量的单细胞藻藻液或新建的培育池未处理好等都能明显改变海水的pH值,因此在生产中也要注意监测培育海水的pH值。新建的池子应浸泡15~20天,否则会泛碱,影响育苗效果。
(6)其他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还应随时监测氨态氮、重金属离子、混浊度等指标,以确保育苗工作的正常进行。未离解态的氨对动物有极大毒性,研究表明未离解氨浓度为2.18毫克/升时,刺参幼体在3天内全部死亡;浓度为0.2~0.7 mg/L时,个体发育很小,且与对照组相比,存活率较低;在浓度为0.07~0.125 mg/L时,第10天镜检发现很多幼体出现畸形,且存活率较小,
仅达60%左右。通常,未离解氨对水生动物的毒性随着水中溶解氧、pH及水温等因素而发生变化,特别是水中pH值。pH值越高,未离解氨占总氨的比例越大。故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水质的pH变化,以防止未离解氨对刺参幼体及稚参的毒害。铜、锌、镉、铅、汞等重金属对刺参幼体的毒害作用很明显,可用EDTA等络合剂进行络合。水体中悬浮粒子的浓度过高时也会对幼体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水体的混浊度在50~100 mg/L为宜,不宜超过150 mg/L。
水质管理的措施主要有换水、吸底和倒池。
刺参幼体培育的溶氧要求在5~7 mg/L。一般每天换水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也可以采取流水培育的方法,即从培育池的一端注入海水,同时从另一端排水,使整个培育池的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只在投饵后停止流水1小时左右。这种方法水体交换量大,但成本较高。换水时应避免幼体的流失,因此应选用合适的筛绢作成网箱进行换水,网箱一般作成方形或圆形,网箱大小要适中,可根据培育池的大小来决定,太大操作不方便,太小易对幼体造成伤害。换水过程中,必须不断轻轻搅动网箱内的水,以减少网箱周围幼体的密度。另外注意换水前后的温差不能太大,一般应控制在上下0.5℃之间。
刺参幼体培育过程中,其代谢产生的排泄物、老化沉淀的饵料、幼体的死亡个体、培育池中繁生的原生动物以及海水中带来的悬浮物质等不断沉到池底,败坏水质,孳生细菌,如不及时清
除会影响幼体发育,甚至导致幼体死亡。可采取吸底和倒池的方法,吸底采用虹吸法吸去池底的污物。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吸底管插到池底,用吸管将池底吸干净,一般情况下1~2天吸底一次。但吸底并不能彻底清除池底的污物,可以采用倒池的方法清除池底的污物:将培育池内幼体通过虹吸等方法转入加有新鲜海水的干净的培育池进行培育。倒池对幼体的损伤较严重,但可以彻底更新水质。在实际生产中采取哪种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水质培育池的水质比较好,可以采取清池的方法;如果水质较差或幼体出现异常现象则应及时采取倒池的方法。
3.刺参育苗的病害及其防治
(1)烂胃病:通常发生在大耳幼体后期。症状:胃壁加厚及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胃收缩成小球状,胃壁外有少数细胞团聚集;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逐渐下沉而最终不能变态。病因:饵料品质不佳或饵料搭配不当所引起;培育密度过大或水质不良;也可能是弧菌等细菌感染而致病。
烂胃病的防治措施: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如角毛藻、盐藻;控制耳状幼体的培育密度在0.5~0.8只/ml;施用1 ppm 的
EDTA , 螯合重金属离子;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施用抗菌素3~5 ppm 。
(2)烂边病:常发生在大耳幼体后期,即体长约800 μm
以上。症状:主要为幼体边缘变得模糊不清呈溃烂状,幼体停止生长而最终导致溃烂死亡。病因:可能是由于水质环境欠佳或细
菌感染造成的。烂边病的防治措施:改善水质;全池泼洒抗菌素3~5 ppm,预防时连续用药3天后、停药3天;治疗时每天一次5 ppm 。
(3)变态迟缓:此病常见于大耳状幼体后期,体长已达800 μm以上。症状:五触手原基及水管原基迟迟不出现或不分化,幼体变态迟缓。病因:较复杂,可能与水质不佳及大耳幼体后期营养不良有关。防治:加强选育、改善水质、投喂适口饵料。
(4)化板症:稚参附着后期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常见流行病。症状:发病初期附在附着板上的幼体首先缩成团状,触手收缩,体外包一层透明的薄膜,幼体溃烂解体,附着板上仅见残存骨片,随之幼体很快全部解体;发病后期仅能在附着板上看见一堆堆骨片。此病流行性广,暴发性强,严重时稚参在1~2 天内全军覆灭。化板症的病因是弧菌致病。防治措施:加强水处理和消毒;适时倒池;海泥和鼠尾藻应不携带病原菌;喹诺酮类药物泼洒或药浴有一定效果。
(5)脱板症:也是育苗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流行病。症状:幼体或稚参失去附着能力而脱落于池底,沉入池底的稚参不食、不动、触手收缩,最终死亡。病因:细菌感染,或与水质有关,投饵不适也可致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与化板症相同。
(6)气泡病:耳状幼体阶段出现,死亡率较低。症状:幼体体内吞有气泡,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最终死亡。病因:可能是充气量过大所致。防治:调整充气量,间歇充气。
(7)敌害生物的防治
桡足类主要有剑水溞、猛水溞、哲水溞等。危害:与刺参争夺饵料和空间,使水体缺氧;能直接啄伤稚参,而使稚参感染细菌。防治措施:采用二级砂滤水;敌百虫5~10 ppm药浴2~3小时;灭蚤灵2~3 ppm药浴0.5~1小时。
海鞘在稚参培育后期易大量出现,其危害主要是与稚参争夺空间和饵料、耗氧,排出的代谢产物可能对刺参不利;海鞘分泌的被囊鞘,可将刺参包裹,影响刺参生长。防治:采用砂滤水,经常倒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