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音乐看美国社会和文化论文
2018-12-04
“我们是不是常常会在街头从艺者与破衣烂衫、肮脏、瞎眼的乞丐之间画上等号?”面对这样的诘问,你该怎样回答?我相信多数人将给出肯定的答案。原因很简单,在我们号称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中,街头艺术及其从艺者向无获得过人们由衷地赞赏――先秦的歌唱家韩娥能使“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却因沿街乞唱而不能赢得雍门百姓的尊重;宋代都城勾栏瓦舍中的卖唱艺人和路歧“打野呵”者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薪火传接者,也只能在野史、逸闻中方能找到些许客观描述;解放前,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名曲已伴随他多年,直到解放后才被识乐的“伯乐”录音整理,不致绝世……凡此种种说明,我国历史上虽出现了大批的“街头艺术家”,但只有少数的幸运者得以青史留名。
西方文化史中也曾出现过大量街头音乐家性质的流浪艺人。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流浪艺人的性质和他们的音乐活动情形就类似于我们谈论的街头音乐家的内容和形式。那些无拘无束的流浪艺人,无人知晓他们来自何方,浪迹何处,他们在法兰西、英格兰、日耳曼及意大利随处游荡,在民间和宫廷演奏着他们的音乐,为欧洲艺术音乐的发展播下了种子。然而,这些出身贫寒、没有固定住处的流浪艺人却没有被当时的“官方”――教会所认可。因此,有关他们的内容很少被载入历史。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以来往往把这些流浪艺人称之为游吟艺人(Minstrel)或戎格勒(Jongleur),随着他们规模的扩大和影响的加剧,更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进步和发展,流浪艺人才逐步进入文学家和史学家的笔端,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游吟艺人和戎格勒的情况,音乐史学家保罗・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有一些比较详尽的论述。他叙述到,流浪艺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他们的文学知识和音乐才干让人窥视到古代的公众戏剧演出和其他节庆的'残余痕迹。游吟艺人在欧洲整个中世纪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即使在今天人们已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也有许多街头音乐所寄附的影子。例如,开古典主义音乐先河的海顿的音乐就直接获益于他农夫般的经历,从乡村和民间,甚至街头上,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音乐养料,海顿常常运用通俗的民间音调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其中包括德国的、波西米亚的、克罗地亚的、匈牙利的,还有吉普赛的曲调。这些音乐素材都是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所积累下来的。当时,海顿经常独自一人在乡村、民间巡游,有时候为了获取民间音乐的素材和即兴演奏的经验,他经常参与街头、广场艺人们的演奏。这种方式不仅让海顿更加接近他的生活、他的品格,而且从中使得他获得了丰富的音乐源泉。
由此看来,街头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活动存在的方式并不是某个国家或社会独有的,也并非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文化现象,它其实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传统的延续。
但现代人恰恰忽略了这一文化现象,以至于留美音乐学者洛秦博士从事这一领域研究时,面对的竟是一片荒芜――不但在国内找不到参考资料,在美国也是可怜得连一篇介绍性的文字都没有。
相对而言,读者是幸运的。我们今天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洛秦博士历经近八年的异域采风终结成果――他的第一本街头音乐研究专著《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11月)已经出版,该书也是国内外第一本关注街头艺术的研究专著。书中精选了数十个代表性的美国街头音乐的唱奏场面,以音乐人类学的叙述笔法对当代美国文明进行了描述和透视,并配上一百二十余幅作者现场拍摄的街头音乐图片,夹叙夹议,文图互照,寓枯燥的学术语言于轻松的文图陈述之中。考虑到普通读者的音乐知识程度,在文章的叙述中凡出现专业术语和名词,作者还特意间插了许多“旁白”式的小短文,对之予以浅显的解释,以增加读者的音乐知识积累并协助理解文章原旨。为了增强读者的现场感和理解度,作者另将采集到的街头音乐家唱奏的音乐音响精选出15曲,压制成一张CD附于书后,供读者同步听赏,从而使全书达到文、图、声并茂,知识、学术、趣味并举的出版效果。
随着社会人群的日益都市化和生存观念的日益开放,街头音乐、街头艺术不再只是欧美人侧目的一个景观,它同样也是我们愈来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街头音乐”的关注无疑让我们首先获得了走近美国文明的新视域,同时也使我们增添了一个关注社会和文化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