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简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叶圣陶的《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文章记叙了叶老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文章线索清晰是: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另一条线索是从头至尾“水”在其中: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口流出来的;在外洞,作者找了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防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善于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自己感觉到的情况去描画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如,写孔隙情况,作者不直接说孔隙多大、多高、多宽、多长,里面的情况怎么样,而是用人们所常见的东西比喻说明。说孔隙的高低宽窄用了“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的小船呢两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无法容纳第三个人”。写孔隙内的情况,用感觉去写:“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写外洞的大小形状:“像桥洞似的”,“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个人开个会,一定不会觉得拥挤”,等等。这样写,把许多抽象的东西都形象化、具体化了,是学生学习事物描写的极好范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品味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习按一定顺序记述的方法,初步领会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自己感觉到的情况去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游记的写作顺序,初步领会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感觉到的情况去描写特点的方法,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本、图象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2.学生准备:上网搜索金华双龙洞的文本和图片资料,搜集其他自然风光旅游景点的文本与图片。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再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品味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
设计时间:2012.2
设计者:曹海棠
修改者:曹海棠
累计课时:
课时
叶圣陶爷爷遣词造句的功力真高,景美文更美! 3.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 (请一名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1)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2)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 (3)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 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4)自由朗读此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法。 (5)集体诚背此自然段。 作者不直接写山势,而是通过水流的宽窄、急缓、声响来暗示山势的 变化多端,以水写山。 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 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二、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导:沿途秀美的景色没看够,入山就到了双龙洞洞口,这洞口和外洞是怎 样的呢?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具体说说“突兀”“森郁”的意思。在山势高耸、树林茂盛繁密的气势中, 洞口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洞口:“高”“宽”“大”。高山密林,使人感觉到双龙洞天然而成、鬼斧神 工的神秘感。 ) 3.“走进去”的外洞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石顶石墙石地,仿佛到了一个大会堂
。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用大会 堂来形容外洞的大,并通过“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会”不会拥挤来具体说 明。教学时还可以再进一步换算理解:我们教室能容纳 50 人上课学习, 一千人的大会堂相当于 20 个教室,使学生更具体想象外洞的“大”。 ) 4.洞宽、大、高,给你什么感觉?(气势雄伟,鬼斧神工! )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导:说到“孔隙”,大家都会想到很小的窟窿眼或很细小的缝儿。那作者乘 船进去的孔隙有多小呢? 1.带着问题默默读第五自然段; 2.讨论交流。 先强调这个孔隙大却可以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再说明小船小“两个人并 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这样子的小船。 3.用多种形式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至准会撞破额 角,擦伤鼻子。 ①理解“臀部”、“额角”等词语。 ②体会“我”的这种感觉,并说说体会到的这种感觉。 ③集体朗读“眼前昏暗了”至“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三)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四、驰想象,析特点──学习描写“内洞”段落。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六、七自然段,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 句子。 内洞给人第一感觉是什么?(伸手不见五指,一片阴森漆黑。 ) 工人点亮星星之火,引导作者观赏到洞内哪些景物?(蜿蜒的双龙、石钟
1、 【时而】 可以换成什么词? 用【一会儿】好吗?没有【时 而】来的轻快,活泼,快乐。 2、时而后面的用词有什么讲 究?必须是反义词。我们也 来模仿写一段话。
(一)游览外洞。 1、自由读第 4 自然段,外洞 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 内大)[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 走进去很大,仿佛……”体 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背诵积累第四段。
交流:读了第 5 自然段,你 知道孔隙有什么特点? A: 孔隙的特点——窄、 矮[板 书:窄、矮] 从小船的小这个侧面知道,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 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 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学习写设问句: 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 [板书:险]从哪些词语感受 到孔隙之窄小与危险。 贴 挤压 撞破 擦伤 练习背诵精彩段落。 1、A:内洞的特点——黑(一 团漆黑) 、奇(洞顶双龙,洞 内石钟乳、石笋) 、大(比外 洞大得多)[板书:黑、奇、3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按一定顺序记述的方法,初步领会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自己感觉到的情况去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
设计时间:2012.2
设计者:曹海棠
修改者:曹海棠
累计课时:
课时
1、总结写法:按照游览顺序,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1)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 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 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
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背诵积累。结合图片与录象,检测积累的效果。 3、完成课后作业: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抄写句子。 教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