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综合实
验)
一、实验目的
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
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
a) 加深对TIN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b) 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c) 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d)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9.x ---ArcMap(3D分析模块)
实验数据:矢量图层:高程点Elevpt_Clip.shp,高程Elev_Clip.shp,边界Boundary.shp,
洱海Erhai.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TIN 及DEM 生成
1.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
(1) 添加矢量数据:Elevpt_Clip、Elev_Clip、Boundary、Erhai(同时选中:在点击的同时按
住Shift)
(2) 激活“3D Analyst”扩展模块(执行菜单命令 [工具]>>[扩展],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
3D分析模块),在工具栏空白区域点右键打开[3D分析] 工具栏
(3) 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菜单命令[3D分析]>>[创建/修改TIN]>>[从要素生成TIN];
(4) 在对话框[从要素生成TIN中]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
在[从要素生成TIN中]对话框中,在需要参与构造TIN的图层名称前的检查框上打上
勾,指定每个图层中的一个字段作为高度源(Height Source),设定三角网特征输入(Input as)
方式。可以选定某一个值的字段作为属性信息(可以为None)。在这里指定图层[Erhai] 的
参数:[三角网作为:]指定为[硬替换] ,其它图层参数使用默认值即可。
(5) 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图层tin,在TOC(内容列表)中
关闭除[TIN]和[Erhai]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设置TIN的图层(符号)得到如下的
效果。
(6) 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命令[转换]>>[TIN转换到栅格],指定相关参数:
属性:[高程],像素大小:[50],输出栅格的位置和名称
: [TinGrid]
确定后得到DEM数据:TinGrid, 其中,每个栅格单元表示50m×50m的区域
1.2 TIN的显示及应用
(1) 在上一步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关闭除[TIN]之外的所有图层的显示,编辑图层
[tin]的属性,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符号] 选项页,将[ 边界类型 ] 和 [ 高程 ] 前
面检查框中的勾去掉; 点击 [ 添加 ] 按钮
(2) 在 [添加渲染] 对话框中,将 [所有边用同一符号进行渲染] 和 [ 所有点用
同一符号进行渲染 ] 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
(3) 将TIN图层局部放大,认真理解TIN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
(4) TIN 转换为 坡度多边形
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 [tin],参考上一步操作,将 [面坡度用颜色梯度表
进行渲染] 和 [面坡向用颜色梯度进行渲染] 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
请参照上图进行设置
在上面的对话框中,选中Slope,点击 [分类] 按钮,在下面的对框中,将[类] 指定为 5,
然后在 [间隔值] 列表中输入间隔值: [ 8, 15,25, 35, 90] ,如下图所示
点击两次 [确定] 后关闭图层属性对话框,图层[ tin ] 将根据指定的渲染方式
进行渲染,效果如下图所示 :
执行[3D分析]工具栏中的命令[转换]>>[TIN转换到矢量],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
得到多边形形图层:[ tinSlopef] ,它表示研究区内各类坡度的分布状况,结果是矢量
格式,打开其属性表可以看到属性 [SlopeCode] 为 数值
[1,2,3,4,5]
查看矢量图层:tinSlopef 中要素属性表,其中属性[SlopeCode]1,2,3,4,5分别表示坡度范
围(0-8)、(8-15)、(15-25)、(25-35)、(>35)
(5) Eliminate合并破碎多边形(选做,需要8-10分钟)
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坡度多边形图层:TinSlopef, 打开TinSlopef的属性表,
添加一个字段Area(类型为Double),通过[计算值]操作,计算各个多边形的面积:
选中高级,输入VBA代码到[Pre-Logic VBA Script Code],输入变量[dblArea]到
[Area=] 下的输入框中。[Pre-Logic VBA Script Code]框中代码如下:
dim dblArea as double
dim pArea as IArea
set pArea = [Shape]
dblArea = pArea.Area
以下的操作将会把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多边形合并到周围与之有最长公
共边的多边形中:
执行菜单命令[选择]>>[通过属性选择],查询”Area”<=10000 (平方米)的图
斑
被选中的多边形以高亮方式显示,这些小的图斑将会被合并到与之相邻且有最大公共边
的多边形。当然也可以选择合并到相邻的面积最大的多边形。
打开Arctoolbox,执行 [消除] 指定输入图层:tinSlopef, 输出要素类:TinSlopef_Elminate.shp
命令
Eliminate(合并破碎多边形)操作原理
原始多边形 合并后多边形,选中的(面积<=10000m2 )多边形被
合并到与之相邻的面积最大的多边形中
将地图适当放大,比较原始图层:tinSlopef 与合并后的图层:
tinSlopef_Eliminate
(6) TIN 转换为 坡向多边形
参照以上第(4)步,得到坡向多边形图层
得到的坡向多边形中属性AspectCode的数值(-1,1,2,3,4,5,6,7,8,9)分别表示当
前图斑的坡向(平坦、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其中1,9是相同的可以合并为
1
2. DEM的应用
2.1坡度:Slope
(1)
(2) 新建地图文档,加载[1.1(6)]中得到的DEM数据:TINGrid 加载3D分析扩展模块,打开[3D分析]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3D分析]>>[表
面分析]>>[坡度], 参照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
(3) 得到坡度栅格slope of TinGrid:
坡度栅格中,栅格单元的值在[ 0 -90 ] 度间变化
(4) 右键点击图层[Slope of tingrid],执行[属性命令],设置图层[符号],重新调整
坡度分级(参考[1.2 (4) ] 中的步骤进行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