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一)威胁生命的无价值感
黄国泰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看待各人的价值高下,常常以其所获得的成就而定。当人处于事业失败、年老、晚期疾病、经济拮据的状态下,常常会产生无价值感,带来消极的认知。这时,人们常会依次表现出典型的三个K:事业(Karriere)——竞争(Konkurrenz)——崩溃(Kollaps)。
当胜利者、失败者都把市场作为共同的价值尺度,并以此等同于个人的成就时,在竞争中一步跟不上,往往就会陷入内在的空虚与失望。但人的价值与尊严真的能够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吗?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人,一生成就会有高低,职位会有升降,但人的自身价值尊严却不应等同于职位、财富、名声。对于人的自尊和价值而言,成就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即使是生长在路边的一丛最最平淡无奇的青草,比起那些漂亮的塑料花来,也要卓越得多,因为它有着任何科学家所无法赋予的东西——生命。比起一个爬卧在乡村小屋地板上身患疾病的小孩来,古希腊最美丽的石雕像又算得了什么呢?后者虽然是美丽的,却是无生命的。这意味着,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不是靠外在的东西赋予的。
生命的无价值感是一种自挫性的思维。事实证明,正确的认知,比传统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要有效得多。我们应当用理性的思维来代替那些消极绝望的想法,使人们对人的绩效、价值、尊严获得正确的认知,摆脱追逐名利的社会世俗压力,提供即使在最恶劣的情况下也能支撑人生的力量。这样,就能使人们不仅在成功中,而且也能在失败中,无论健康或患病,有工作能力或无工作能力,都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作为人,我是有价值的。
《精神心理学》的作者丹尼什指出,价值感能“将我们与他人、自然和生活的源泉联系起来,帮助我们超越和拥抱生活”。而丧失价值和意义感,则会使人迷恋于过去,困惑于现在,害怕将临之未来。保持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许当所有其他东西都失效时,它仍能支撑起我们的生命。二战期间,弗兰克曾在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度过了三年的监狱生活,对生命与价值的关注,成为他感悟人生真谛、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其中有一幅感人至深的场景,是对一位女俘的描述:
这位女俘自知不久于人世,然而当我同她说话,她却显得开朗而健谈。她说:“我很庆幸命运给了我这么重的打击。过去,我习惯了养尊处优,从来不把精神上的成就当一回事。”她指向窗外,又说:“那棵树,是我孤独时唯一的朋友。”从窗口望出去,她只看得到那棵树的一根枝丫,枝丫上绽放着两朵花。“我经常对这棵树说话。”我急忙问那棵树有没有回答。
——有的。
——它回答些什么呢?
——它对我说:“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我就是生命,永恒的生命。”
寥寥数笔,弗兰克的寓意已深蕴其中。
当阴影不再是黑暗,欠缺不再是失败,沮丧不再成为绝望,生命不再畏惧死亡,即使我们真的默默离开世界,一个坟墓又关什么紧要呢?
来源:《读者》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世俗观点认为,人的成就决定人的价值。所以当人在无法取得成就的时候无价值感就会随之而产生。
B.人自身的价值并不一定取决于成就的高低和职位的升降,也不应与财富、名声有联系。
C.作者认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那些没有生命的古希腊石雕像,最多也只能算是美丽的。
D.一个人只要有了理性的思维,就能产生一种支撑人生的力量,人的尊严感也不会从生命中消失。 E.任何成功的人生都会有失败伴随,只要我们不再绝望,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会坦然面对。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丹尼什指出,价值感能使我们拥有不尽的生活源泉,让我们热爱生活。
B.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切东西都失效时,它仍能支撑起我们的生命。
C.对生命与价值的关注,是弗兰克在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度过三年监狱生活的重要精神资源。
D.对生命价值的认同感使集中营的女俘即使在临刑前也显得开朗而健谈。
14.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无价值感”的含义。(4分)
15.《精神心理学》的作者丹尼什指出,价值感能“将我们与他人、自然和生活的源泉联系起来,帮助我们超越和拥抱生活”。你认为呢?联系文中的观点作简要分析。(4分)
(二)人是什么单位?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多生活在单位文化里。陌生人见面,难免会被问及“是什么单位的”。
我曾说,一人即一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疆土,它区别于自己所属的疆土。同样,区别于“你属于某个单位”,每个人更应该回答的是“自己是什么单位”,“人是什么单位”。
我曾就此提问并得到一些答案。
有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单位之中。有说:人是思考的单位。前者,道出了人类的困境或者人性的弱点。我曾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并更换工具。之所以更换工具,是因为任何工具在被交付使用时,同样会通过“具体使用方法”“奴役”人。单位同样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工具,在意识到单位可以并可能像工具般更换以前,人所受到的这种“奴役”几乎是一辈子的事。 后者,“人是思考的单位”,这也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正因为人人都能思考,都在思考,民主作为利益协调器才成为可能和必要。
我以为,若要真正解放自己的心灵,必须在时间与空间上对人之内涵拨云见日。故而我关于“人是什么单位”的回答是“人是时间单位”、“人是时间的尺度”。
为什么“人是时间单位”?且不说“时间就是生命”这样的陈词滥调,我们不妨找些其他论据。比如,为什么我们介绍“思想家胡适”时,会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一段时间——胡适(1891-1962)?道理很简单,人是生命,有生卒年月,人归根到底是一段时间。我们在时间中获得生命。
那么,胡适是不是地理(空间)单位呢?不是。胡适生于绩溪,长在上海,学在美国,死在台湾。显然,我们不能在“思想家胡适”后面加上“绩溪—上海—美国—台北”这样一条地理尾巴。真正属于他的,只是他曾经生活过的71年。如丹东临死前所哀叹,没有谁可以把祖国放在鞋底上带走。然而,即使我们被送到月球上去,我们同样能够带走属于自己的时间。
理解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非“属于某个单位”的单位十分重要。“我是单位”,“我是时间单位”,“我是时间的尺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关于生命意义的挖掘,并非忠诚于地理与环境,而是忠诚于自己的一生(这段时间)——正是通过这段时间我们参与并见证一个时代。所以,一个写作者,应该站在自己的生命本身,站在一个时代的立场上表达心声,而非生在中国便只为中国人表达,到了美国便只为美国人说话。正因为此,历史上那些真正留下丰功伟绩并值得后世怀念的人,其所创造的,多是“划时代意义”,而非“划地理意义”,或“划种族意义”,“划单位意义”。 他们将自己归属于时间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站在时间的维度,做一个世界公民,实现一生。在此意义上,那些即使如中国某院士所言“不幸生在中国”者,亦没有理由为自己所处的空间感到羞耻,每个人只对自己的时间负责,并因其创造荣耀。
人应该爱时间,而不是爱空间。时间之爱是面向个体的,是绝对的,那是我们唯一的存在;而空间之爱则是相对的,是面向公众的,是通过物质或精神的契约才得以实现的。我愿将我所热爱之国视为时间之国,立于时间维度上的精神与思想之国,而绝非空间意义上的地理与政治之国。
所以我说,人应该为时间耕耘,而非为空间奔命;一个人无论占有多少疆土,如果不能在时间上做自己的主人,其所拥有的不过是贫困一生。以生命与时间的名义,每个人作为其所生息的时代中的一员,不应该停留于寻找地理意义上的归属,而应忠诚于一生的光阴,不断创造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选自熊培云的博客,有删改)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分)
A. “ 一人即一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疆土,它区别于自己所属的疆土”,两个“疆土”的意
思不同。
B. 任何工具在被交付使用时,都会通过具体的使用方法“奴役”人,因此,人要更换工具。
C. 如果人人都能思考,人人都在思考,民主作为利益协调器才有必要存在,并有可能实现。
D. 文中引用丹东临死前哀叹“没有谁可以把祖国放在鞋底上带走”,是为了说明祖国不属于某个人,
而是属于公众。
E. 人应该爱时间,而不是爱空间。因为时间是我们唯一的存在,而空间则是公众的,是相对的,是
通过物质或精神契约才能实现的。
13.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3分)
A. 在作者看来,人是小概念,时间是大概念,因为人只是衡量时间的一个尺度。
B. 人只有意识到单位可以更换,才有可能减少被单位奴役的时间或摆脱被单位奴役的命运。
C. 一个写作者忠诚于自己的一生,其表现应该是:生在中国只为中国人表达,到了美国依然只为中国人说话。
D. 若能将自己归属于时间,站在时间的维度上实现一生,中国某院士就不会发出“不幸生在中国”的感慨了。
14. 文中两次用到“思想家胡适”的例子,各有什么用意?(4分)
15. 理解“人是时间单位”有何重要意义?请根据文意分点作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