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业

发布时间:2024-11-18   来源:未知    
字号: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关于“三为”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

B.确立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教育的基本职能

C.确立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教育的基本作用

D.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方向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能力。“三为”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在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卓有成效地接管和改造了旧教育,为创建新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故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应改为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方向,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而1949年12月当时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

2.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邓小平整顿教育,恢复高考制度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解析:选D。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教育。A、B、C三项都是“文革”后邓小平复出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政策。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故只有D项符合图片中1957年这一时间要求。

1

2

A .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 .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D .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图表分析和知识再现能力。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1965年。根据所学知识,B 项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C 项提出于1995年,D 项实现于20世纪末。

4.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

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A .1949

-1956年 B .1956-1966年

C .1966-1976年

D .1978-1988年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中的“无产阶级”“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革命委员会”等,可以判断是“文革”时期的教科书,故选C 项。

5.电视连续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校“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了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

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过渡时期

解析:选A 。“停课闹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特有的现象,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重大破坏,因此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6.下图是1972-1995年我国各类学校数的发展变化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 .“双百”方针推动了教育快速发展

B .基础教育发展总体高于高等教育

C .中小学教育质量有所下滑

D .三类教育得到了协调发展

解析:选B 。由图示中的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可知,总体发展情况是小学(百所)、中学(十所)数量明显多于普通高校(所),B 项正确。“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践踏,没能起

到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A项错误。中小学学校数量下降不能说明教育质量是否有所下滑,C项错误。从图中无法得出三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结论,D项错误。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获得巨大的发展,体现在( )

①提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B。新时期,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制定《义务教育法》等多部法律,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①④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所取得的教育成就,故排除。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政策。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教育要公平。而“三个面向”思想是教育的现代化主张,不符合题意,可排除③;“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九年义务教育法》和“希望工程”有助于困难群体接受教育,故正确答案为C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 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材料2: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材料3: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请回答:

(1)从材料1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

(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3)材料2、3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分析材料2中的第二段话和第三段话,这两段话分别介绍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

3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第(2)、(3)问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

答案:(1)历史信息:高考制度的恢复,带来很大的社会反响;中共中央进一步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反映了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2)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

(3)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都指出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思考

1.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教材P88)

提示: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7年由毛泽东提出。

2.查找相关资料,谈谈你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看法。(教材P89)

提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得到了锻炼,为边远和不发达地区的开发献出了青春年华,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加上缺乏整体规划,许多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给他们在思想、文化、个人生活等的方面带来很多不幸,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大批知识青年在青春年华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断层。从长远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3.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什么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反响?(教材P89)

提示:因为它使得“考试获得成功”“考试实现就业”“公平竞争”等重新得以实现,使莘莘学子的十年苦读有了回报,并与国际接轨,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机制,尤其是使十年“文革”中的大量失学青年有了升学机会,所以其社会反响巨大。

4.中共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教材P89)

提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二、自我测评(教材P91)

1.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文化浩劫?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破坏和影响主要有哪些?

提示:原因:①“文革”中破“四旧”使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和国家文物被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文艺工作者受到迫害,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中国教育受到冲击。“教育革命”使教育质量下降。“文革”对教育冲击巨大,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破坏:学校秩序混乱;招生工作基本停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青年失去了深造的机会;“教育革命”在全国范围展开。影响: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中国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人教育成就显著;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91)

阅读材料,探讨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

4

提示:原因: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技、教育战略位置重要;科技先进、教育发达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主要内容:“科教兴国”,是指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5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