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关于传统教育的弊端

发布时间:2024-11-18   来源:未知    
字号: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缺乏灵魂的理工科 不会思考的清华大学生

---- 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协调问题

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我的上一篇文章是“千万不要读文科”,大家就想,理工科应该没问题吧?理工科也有问题,一样也很严重。注意我在文中推荐读理工科的建议,仅仅限于有利“找饭碗”这个条件;除此之外,国内的理工科教育,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理工科的问题,我们国家和教育界已经发现了:现在请各位上网去查一查,一直都有人在呼吁“文理不分科”的提议,关于“文理分科造成我国国民素质下降”的问题,其实潜台词就是:我国的理工科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了,所以要想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国内缺乏灵魂的理工科教育对于国民“生活幸福快乐”的影响,早就麻木而视为理所当然,不在谈论的热点范围了。

当然,反对文理分科,还有另外一个潜台词就是:文科学生缺乏基本的思维逻辑和理性,这与我上一篇文章的观点一致。不过重视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从呼吁的人的学科背景看来,是文科的“专家”居多,所以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理工科教学的问题。

呼吁文理不分科教育模式的人,有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很多重量级人物,还有大学,中学的各级教育专家们。例如一直在呼唤中国教育改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革的朱永新等人,也有不少民间的力量。我没有参加这种呼吁,因为这种呼吁的前提是:只要文理不分科,只要学生们在中学,甚至大学多上一些“人文素质”的课程,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人文素质和人文思维的问题就可解决。至于文科学生,只要多学一些理工科的课程,思维混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这样,国内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果能如此,当然很好!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幻想”,文理不分科好实现,想达成的目的不可能实现。因为如果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教育界如此严重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这些专家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发现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不分科,甚至大学基础阶段都不分文理科,是所谓的“通识”学习阶段;到了大学高年级才开始分科。国外真正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到研究生阶段:如美国的商学院,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院的课程,只有我们国家的大学,才让本科生来上这些“专业课”。我国的专业分科,从中学就开始了,分得还很细,所以造成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大学的学科,也分得很细致,这是当年学苏联的,搞专业对口,像机器人组合一样。

西方教育系统不玩这一套,西方的大学教育,也是玩“思维”的,所以他们不在乎什么专业对口不对口的问题,甚至没人问这个词。只要思维训练好了,做什么都行。思维不好,干啥都不行。这一点是国内的学生和老师一直都很迷惑的问题:为啥老外不在乎“专业”?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没错,国外的文理不分科是好,但是照搬是不行的,缺乏思维基础,搬过来了结果可能还更坏:因为前一篇文章说过:我们根本没有文科,也没有文科教育。我国的理工科教出来的人会做事(虽然只会作技术含量低的事),但不会生活。但是如果把国内的“伪文科”学多了,不但依然不会生活,恐怕连做事都不会了!

我最奇怪的是:国内理工科教育的问题还没有文科严重,可是却引起这么多人关心和呼吁;文科的问题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此不堪,却没有人“发现”问题;反而以为国内的文科专业居然有资格去“拯救”理工科学生素质不高的问题,实在可叹!

理工科的思维基础,是“工具理性”;文科的思维基础,是“人文理性”,这两类学科,一个是教会我们认识心灵之外事物,具备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教会我们正确地面向世界,面向外界,面向事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实地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世界,并与之正确而理性地互动。所以,如果没有工具理性,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就会想当然地“乱动”,会违背规律,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事与愿违”,就是缺乏工具理性的结果。所以,不管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所有的人其实都必须学习“工具理性”。这就是西方的科学教育开始于基础教育阶段,不管文科理科的学生,都从小就开始学习科学的原因。而且这种教育一直延续终身,这就是西方崇尚“科学精神”,物质和技术手段进步和发展快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但是作为一个人,仅仅拥有工具理性还不够;如果想要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要想能够与其他人和群体社会产生良好的互动,就必须具有“人文理性”。这是因为:作为人的认识方向,永远会有两个:一个是向外的,这就是“工具理性”,一个人如果缺乏工具理性,几乎像个疯子和狂人,当然也可以做艺术家和诗人;另一个是向内的:这就是“人文理性”,专门指向研究和了解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心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另外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认知和了解,两者都不可缺少;从人文理性的意义上说,“自知”比“知人”更重要,[老子]就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理性,就像是一台机器,生活了无情趣,就会活得很孤独很痛苦。他无法在自己内心的冲突中寻找平衡,也无法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互动中和谐相处;

人是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的,总要生活在人群中,我们有家庭,社会,团队,民族,国家。互相之间有极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需要彼此间的协调和沟通,要处理这种关系,就需要“人文理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经常处在各种迷惑和风暴中,要理解我们的内心和情绪,需要的也是“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不一样,人文理性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各自特有的思维和价值观,我们称之为“人类文化”。人们在具有相似价值观的情况下,才能融合到一起。所以,如果没有“人文理性”,每一个人都独自有一套自己的东西,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所以需要“文化整合”,我们老祖宗如孔子等,就是干这个事情的;但是如果每个人的思想都完全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一样,就是“铁板一块”,所以文化又需要有宽容和灵活的一面;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所以文理科的确不能分家,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我们都需要。这个问题太大,这里就不多谈了,还是来用一个实际例子,让大家了解“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具体作用。

毛泽东的教育背景中,就缺乏“工具理性”的教育,但是非常富于“人文理性”,其实准确一点应该是很有“人文情怀”,但不够“理性”;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经史合参,他只读史,不学(还反对)读经,结果造成自身重大人格缺陷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量。

依仗他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天然爱好和悟性,他的“文科”学得非常好,非常具有“人文思想”。所以他对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心与人性,掌握得非常到位,也极擅长于调动人心,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赢得了各方(包括敌人)的拥护,所以,他才能取得天下;但是奇怪的是,他自己的人生成就,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古代留下来的文化精品,他自己明明知道这些东西很好,很有智慧,绝对不是“糟粕”;比如他自己晚年依然一直在读24史等古书,至死不渝,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在读马列的书;在我看到的历史回忆中,毛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也基本上不太读马列的书;我们从他写的文章中,如矛盾论,实践论等,也看得出来一些说法与马列的说法并不一致,倒是与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的说法接近一些。不过我们的政治书上解释说,这是毛“发展了马克思主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义”,而且,毛的思想绝非来自老祖宗,而是毛本人“天才独创”的结果。

不管怎样,毛泽东是要老百姓打倒“封建主义”的,除了马列和毛泽东思想,什么古代的,西方的东西都不用学习,书都不要看,全应该烧掉。就像伊斯兰教徒攻占了当时的世界文明中心巴比伦,把大量的图书付之一炬一样,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这些文献写的与安拉一样,我们已经有[可兰经]了,如果写的内容不一样,就是异教徒。因此,不管是否一样,都不需要保留,所以要全部烧掉。解放后,当时我们国家已经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了,所以要扫除一切“封”(中国传统文化)“资”(西方文化)“修”(苏联社会主义)的东西;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全都在我们排斥的范围内,“文革”就是执行毛这种文化思想原则的。而且,直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几年了,好像并没有完全否定毛的这种文化思维价值判定,从毛时代就继承下来的“政治思想教育”,到现在反而是越来越“加强”了,课时越来越多;从小学一直到博士,只要你还需要文凭,就得不断地“学政治”。我们国民的“政治水平”似乎永远是“不合格”的。

毛的这种“人文理想”的问题,在战争时代还不突出,但是,一旦开始和平时期的建设,他的教育背景缺陷就显示出来:五十年代初在金日成的“含泪请求”下,他因“个人冲动”就推翻了政治局原来着重发展国内经济的集体决议,匆忙决定加入朝鲜战争(请各位参看已经公开解密的这段历史),不仅让百姓们献出百万计的生命和鲜血,还让国家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陷入长期的经济和政治困难。并让日本从这场战争中捞到最大的好处,在日本经济最为萧条和困难的时候得到“来自中国”的强大支持和动力,他们的政治家们非常聪明地尽最大可能利用了中国的这个严重错误:从战败的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为目前对中国构成最大危险的国家。他们的教育体系,一直在教下一代如何应付与中国“百年一战”的历史命运!时间好像快到了。

五十年代末的“赶英超美”,后来的“大跃进”,再后来的“放卫星”,“大炼钢铁”,“人口政策”,以及文革,上山下乡等,都是用正常的理性无法理解的东西;当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不科学,不理性;但是毛泽东同志豪迈地宣称这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大声宣布“人定胜天”,号称“与人斗,与天斗,其乐无穷”。把“工具理性”的那一套基本的常识全丢在垃圾堆里,统统斥为资本主义的渣滓,要全部打倒这些“反动学术权威”。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居然会相信“亩产万斤”的神话,不去思考一亩地如果堆上一万斤粮食该有多厚,苗还长不长得起来。结果失去基本理性的一系列“浪漫幻想”,倒是满足了他作为领袖的“其乐无穷”,但是国家和民族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直接的结果是导致60年代初的全国性危机,导致数千万人的死亡(保守估计是3600万人,有说超过5000万人的,准确数字不详);当时说成是“天灾”,但后来的国家领导也承认“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主要是人的错误。简言之,就是毛的妄想症和一言堂的领导带来的全国灾难。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他反对马寅初人口论的理由是“只看到人有一张嘴要吃饭,没看到人有两个手要劳动”,简单的“二大于一”的“浪漫”思维,导致现在膨胀的人口下国家狼狈不堪的各种应急政策。如计划生育,老龄化,扩招,失业,扩大内需等等并存的怪现象。毛的浪漫直接导致七十年代差点把整个国家都“浪漫”完蛋的结果。直到具有“工具理性”思想的邓上台,中国才“恢复理智”,正常了一些,经济才又走上正途。

从毛泽东的个人经历,我们发现:工具理性的教育有多重要!如果只能有一种选择,我们宁肯选工具理性,学理工科,起码不会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把自己玩死。所以在西方,从小最注意的就是科学理性的教育;不过真正的科学精神,我们直到现在都没有学会。

在西方,这种工具理性的教育,是在小学就开始了。当然,这还不能称为“理工科教育”,实际上,这只是工具理性的普及性教育基础,称为“科学教育课程”。这就是五四时期青年们追求的西方“科学精神”,可惜,现在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任务。

我们的理工科,只创造了最初级的“工具人格”,但是没有教育出真正的“科学精神”,这是两个相差甚远的境界,大家不可不知:我们可以成为世界的工厂(其实只是组装厂),但是拿不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只有工具人格,而没有科学精神。照这样发展下去,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掉下诺贝尔奖。反而一些小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等都能拿到,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只有基本的工具教育,没有科学教育,根本上还是教育出了问题。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思维和价值观的教育;科学教育和工具理性,本质上也是思维方式的教育。可是我们所谓的“数理化”和“科学课”,全是把它当作“知识”和“技术”来教。这也不能要求老师,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当然只会教“科学知识”了,所以,我们的理工科,是培养不出“科学家”的,只能培养打工仔,专门生产工薪阶层。

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我国的理科教育问题:小学老师以及家长,都知道一个难解的谜团叫做“四年级现象”。不少以前“双百分”的“优等小学生”,到了四年级以后突然数学成绩下滑,家长和老师想尽办法补课却没有用。这一关勉强通过后,接下来还有一次学习危机:中学。小学阶段成绩很好的学生,升入到了中学,特别是初中二年级以后,理科(数理化)成绩也会突然遇到巨大的障碍,这种情况经常让家长们手足无措,无法理解。往往以“不是学理科的料”为由,让孩子改学文科算了,还有一些孩子文科理解力也不够好,就让他们学艺术专业,绘画等,考艺校。这就是我国“文理科分科”现象的根本原因所在,专家们如果不去研究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仅仅通过“文理科不分家”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办法来解决问题,无疑痴人说梦!

如果大家观察更仔细一些,就会发现:发生这种状况的学生,往往都是平时很乖很听话,学习很认真很努力的“好”孩子,好学生;反而是一些平时调皮捣蛋,成绩平平的学生,常常会在这几个重要的关口脱颖而出,成为高中时期品学兼优的学生。原来那些“很听话”,“成绩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好”的乖孩子,反而有不少因为学习上的巨大挫败感,变得一反常态,心理和行为都变得异常。有些会变得个性非常“夸张”,让家长完全无法理解。

这个现象长期困扰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界,很多教育专家和老师们提出了各种解释和方案,但实践已经证明:没有效果。原因何在?就是根本的教学原则问题错了,出现这种情况几乎是必然:

因为我们小学的数学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我国有些“教育专家”给自己脸上贴金,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好。我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材的深度,比美国六年级的还要高,几乎是美国中学数学的水平。不过,这些人干吗不多想一想:如果中国的孩子数学真学得好,为什么中国在国际数学界根本就没有地位?

其实,我们的这种“数学能力”是假的,就像我们学的“语文”也是假的一样。更可笑的是:我国教育界用教语文的方式来教数学(背诵和记忆),又用教数学方式来教语文(做题和标准答案)。

我国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只能说成是“计算”课,决不是真正的“数学”课。“计算”是一种技能,“数学”是一种思维。我们的学校都是用背诵,记忆和大量做题的“熟练工种”技术培训方式来“学”数学。比如说,9乘9等于81,如果要用真正的数学思维方式来教会学生,让学生理解9乘9的数学意义,是要费很大力气的,但是学生从此就理解了真正的“数学思维”,在做其他类似思考的时候就不会糊涂了。可我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们国家的人都擅长搞“假冒伪劣”,老师很少去讲清楚数学思维原理,因为这样“费力不讨好”,一方面是老师不会教这种“思维型的数学教育”,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名校”班级都很大,60个人算是“少”的,据说还有“百人班”,老师就算有教“真数学”的能力,也无法实施;所以都是通过让学生背诵和大量做习题等技能熟练性锻炼来“学数学”,而不是培养思维能力。外面培训班的模式也基本一样。

于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多数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但缺乏“数学思维”。只有少数很幸运的学生可以自己理解到一些数学原理,但大多数学生不行。特别是最“乖”的学生,他们往往最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想法取悦老师;如果不理解就硬背下来。由于小学刚开始阶段的东西都很简单,这种方法也比较有效,所以成绩上表现良好,家长和老师结果就忽略了他们在思维上实际并不能理解数学。到了四年级,开始做应用题,这种思维理解上的缺陷马上就暴露出来,靠原来的简单记忆方式不行了,所以成绩下滑严重。所以数学不好的原因不在四年级,早在一二年级就埋下了,因为缺乏思维教育。

其他的学生,靠大量的做题和“改进适应”后的“复杂记忆”学习方式勉强适应过来。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学得很辛苦。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相对还是比较具体和形象的思维,所以“聪明”一点的学生,就能够应付过来;可是上中学后,此时需要的数理思维能力是高度抽象的,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特别几何学还需要空间思维能力,从小就缺乏思维训练的孩子们不少人跨不过去,形成第二个淘汰关键位置。这基本上也就确立了一生的方向。

这里仅就数学问题作一些分析介绍,告诉大家我国理工科教育中的问题所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也一样,实际上还更严重,都是让学生大量记忆和背诵这种最笨最低效率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别说中学小学存在这样的问题,进了大学,居然不少理工科课程也是一样的教法,实在是中国教育的“世界奇观”。

其实,要真正学好理工科,要学好数学,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语文,真语文。语文的实质和核心是思维,因此语文好,思维就好;理解和学习问题就好。当年我自己上高中时省级重点中学的理科班同学,数理成绩好的尖子生,毫无例外语文都很好。特别在小学阶段,想今后学好数学的关键,是真正地学好语文;由于我们现在已经没有真文科,所以连带地也没有真理工科了。

清华大学的台湾教授批评清华的学生(当然都是理工科的),说他们是一批“只会考试不会思考的机器”,并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他们连基本的“工具理性”常识都没有,大为感慨。清华的另一个教授,感叹现在的学生,连一封像样的书信和报告都写不好,文科教育水平太差。所以,连我们全国最骄傲的学生都是这样,这个教育系统还有什么可以信赖的地方吗?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有人还是坚持反对:我们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学生嘛:不过这些学生,使自己长出来的还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还是学校教育的功劳?理工科如清华的王垠等这种类型的学生,肯定是自己“爬”出来的。文科如韩寒,蒋方舟等,也是自己“爬”出来的,中国的人实在太多,总有一些人要很顽强地自己爬出来。但是,爬出来的人有多少?更多的,爬不出来的人又咋办?

没有灵魂的理工科,将带给中国什么呢?

附记一:

对文科学生的建议:既然知道思维被破坏,就想办法自己弥补,清理自己的思维。机会就在自己身上,不要靠学校了。

对理工科学生的建议:多学一点“人文理性”吧,文史哲都多看看,靠课堂,靠老师,还是自己更靠得住!为了自己的人生幸福,一定要学,而且非学好不可。

附记二:参考案例:

在今日学堂,“工具理性”也就是科学教育,也是六岁就开始了。而且在12岁以前,科学教育是学堂学生全部教育的重点;外界以为我们学堂是学英语,背古文的“中西结合”学堂,其实错了。我们是思维教育为核心的学堂。科学课程和科学精神,追求事实的思维,是我们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12岁以前的核心教育重点,当然也不放弃人文和行为心理教育。12岁以后,我们的教育重点又逐步转为“人文理性”,开始大量接触和学习人格,人性,心理,文化和思维的课程,全面实施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所以,很多家长和其他人问我们学堂的“课程设置”,只能无语。在中国,居然没有人知道我们这种模式的好处,在西方看来,这很正常!好一点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

关于理工科教育的问题,推荐大家看清华大学博士生退学的信,就可以了解中国的“顶级”的大学就是如此弱智的“教育”方法,中国当然不会有什么诺贝尔奖了,当然会被外国教育家评论为“中国教育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了。

缺乏灵魂的理工科 不会思考的清华大学生

---- 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协调问题

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我的上一篇文章是“千万不要读文科”,大家就想,理工科应该没问题吧?

理工科也有问题,一样也很严重。注意我在文中推荐读理工科的建议,仅仅限于有利“找饭碗”这个条件;除此之外,国内的理工科教育,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理工科的问题,我们国家和教育界已经发现了:现在请各位上网去查一查,一直都有人在呼吁“文理不分科”的提议,关于“文理分科造成我国国民素质下降”的问题,其实潜台词就是:我国的理工科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了,所以要想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国内缺乏灵魂的理工科教育对于国民“生活幸福快乐”的影响,早就麻木而视为理所当然,不在谈论的热点范围了。

当然,反对文理分科,还有另外一个潜台词就是:文科学生缺乏基本的思维逻辑和理性,这与我上一篇文章的观点一致。不过重视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从呼吁的人的学科背景看来,是文科的“专家”居多,所以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理工科教学的问题。

呼吁文理不分科教育模式的人,有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很多重量级人物,还有大学,中学的各级教育专家们。例如一直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朱永新等人,也有不少民间的力量。我没有参加这种呼吁,因为这种呼吁的前提是:只要文理不分科,只要学生们在中学,甚至大学多上一些“人文素质”的课程,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人文素质和人文思维的问题就可解决。至于文科学生,只要多学一些理工科的课程,思维混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这样,国内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果能如此,当然很好!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幻想”,文理不分科好实现,想达成的目的不可能实现。因为如果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教育界如此严重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提倡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

这些专家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发现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不分科,甚至大学基础阶段都不分文理科,是所谓的“通识”学习阶段;到了大学高年级才开始分科。国外真正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到研究生阶段:如美国的商学院,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院的课程,只有我们国家的大学,才让本科生来上这些“专业课”。我国的专业分科,从中学就开始了,分得还很细,所以造成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大学的学科,也分得很细致,这是当年学苏联的,搞专业对口,像机器人组合一样。

西方教育系统不玩这一套,西方的大学教育,也是玩“思维”的,所以他们不在乎什么专业对口不对口的问题,甚至没人问这个词。只要思维训练好了,做什么都行。思维不好,干啥都不行。这一点是国内的学生和老师一直都很迷惑的问题:为啥老外不在乎“专业”?

没错,国外的文理不分科是好,但是照搬是不行的,缺乏思维基础,搬过来了结果可能还更坏:因为前一篇文章说过:我们根本没有文科,也没有文科教育。我国的理工科教出来的人会做事(虽然只会作技术含量低的事),但不会生活。但是如果把国内的“伪文科”学多了,不但依然不会生活,恐怕连做事都不会了!

我最奇怪的是:国内理工科教育的问题还没有文科严重,可是却引起这么多人关心和呼吁;文科的问题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此不

关于传统教育的弊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