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随着对新《纲要》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入,使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及其重要而深远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要进行不断深入的实践、反思和改进,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也使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也得到培养。
二、案例:
星期一下午,区域活动即将开始。我请幼儿坐好,给他们分配区域活动的项目。当老师正在讲述“我们今天的活动有娃娃家、美工区、建筑区、操作区 ”时,好多幼儿说:“我要做娃娃家妈妈,我要做娃娃家爸爸等等”,不住兴奋高声喊起来。我就马上说,“如果你们声音这么吵,那我们今天就不要玩区域游戏了。”此时,所有的幼儿都没声音了,等着我给他们分配。我就一个一个区域的分配,我说:“要玩娃娃家的举手”,幼儿们就刷刷的都举起了小手,我就请了2个能力强的幼儿和2个能力弱的幼儿去娃娃家。其他区域我也是先请幼儿举手,我在来请,一般每个区域我都会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在活动中,玩游戏幼儿的声音比较响,我就一直提醒幼儿声音轻一点,声音轻一点,可是作用好象不大。还有我请幼儿把玩具宝宝送回家,有的幼儿没有这个意识,不把玩具送回家,有的幼儿会把玩具报案拨送错家,因此,我在讲评的时候就重点说了幼儿整理玩具这个点。通过我与幼儿的讨论,幼儿们也知道了要看盘子上的标志给玩具宝宝送回家。
三、案例分析:
这是我们一次区域活动的实录,在活动中,我就依幼儿的兴趣请他们去各自的区域游戏,我和幼儿都是主动的,相互互动的,而不是教师的指派,你你你去哪个区域,你你你去哪个区域,我是根据幼儿的意愿给幼儿分配的。由于玩区域的时间不长,所以幼儿对于玩具整理的规则不清楚,标志也不会看,通过了我与幼儿一起讨论,幼儿们就知道了,要把玩具宝宝送回家,不然玩具宝宝要哭的。因此,在一段时间的区域游戏,幼儿渐渐的有了整理玩具的习惯,而且知道玩好一样就送回去,去拿另一样材料出来玩。这主要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让幼儿明白区域游戏的规则。对于玩区域游戏,幼儿的声音比较响,我就放一些音乐给幼儿,告诉他们玩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不能超过音乐,不然我们的小耳朵要坏掉的。
四、反思: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该理解幼儿,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的原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和幼儿一起真正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与他们共同成长。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当孩子对一事物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细微观察、及时察觉,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背景和真实意图。我觉得,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才能解读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把握机会引导孩子,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向更高层次。
教师作为教育者,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幼儿也是一个能动体,只有尊重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以幼儿为中心展开教学,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提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要学会尊重幼儿,发现幼儿的潜能,这样师幼互动的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教育活动,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渗透在游戏中才能进行。例如,《娃娃家》主要培养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并使幼儿在游戏当中慢慢地建立和懂得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学习的舞台,在不同的区域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区域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自由活动、自由游戏,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教师难以在其他教学中见到的,幼儿的潜能得到真正发挥,区域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因此,当周浩宁提出:“我要喂娃娃”。这完全是孩子发自内心的想法和愿望,教师应满足孩子的愿望并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顺应幼儿探索活动,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教师在研究、探索中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