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未知    
字号:

《园林经济管理》

研究生学位课课程论文

题 目: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研究 学

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研究

钱黎君

摘 要:本文阐述了自建国以来以来,浙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概况以及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全省花卉苗木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措施,为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浙江素有“东南植物宝库”和“花木仓库”之美称,自然条件优越,花卉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2000年以来,浙江花卉苗木产业,在经济腾飞中发展,在结构调整中提升,在金融危机中转型。而今,绿化苗木引领潮流,科技兴花走在前列,外向发展稳步推进,农民增收贡献卓著,规模效益全国领先,成为了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1 浙江省花卉苗木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浙江省花卉生产总面积77930.00hm2,其中:观赏苗木66000.00hm2、盆栽植物1266.95hm2、切花切叶694.94hm2、草坪1973.67hm2、其他花卉7885.24 hm2;花卉总销售额为301622.10万元,约占全国花卉销售总额的10%,已是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输出省。到2003年已有花卉市场61个;花卉生产企业65022个;其中大中型企业5421个,从业人员3209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7939人,占从业人员的11.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

截至2008 年浙江省花卉苗木种植规模效益全国前茅,总面积为104368 hm2,居全国第一,产值77.7亿元,全国第三。此外,2008年绿化苗木行销全国,全省绿化苗木栽培面积95700hm2,占花卉苗木总面积的91.8%,产苗量25.8亿株,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2008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业从业人员34.6 万人,平均产值79695元/hm2,居全省种植业第一位。

省内花卉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已初步形成,绿化观赏苗木以杭州的柏类、黄杨类、桂花,奉化的五针松、红枫类,金华的茶花,北仑的杜鹃,嵊州的玉兰等为主。盆栽植物以绍兴兰花、金华佛手、杭州、宁波、温州的盆景为主。食用药用花卉以杭州、桐乡的杭白菊为主。鲜切花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丽水等市

郊为主。这种区域内的合理分工不仅使浙江花卉业“百花齐放”,而且十分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此外,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市场也在稳步前进发展,其中以浙江萧山花木城、杭州城西花鸟工艺品市场、浙江花卉市场、绍兴花市、浙江义乌农贸城花卉批发市场为代表的花卉交易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其交易量快速增长,辐射范围日益扩大,国内的知名度日益显著,对浙江花卉业的带动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花卉苗木出口恢复增长,2007年浙江省花卉苗木出口3450万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0.85%,2008年出口额达4016万美元,同比增长16.41%。主要出口产品为杨桐、柃木等切枝切叶,康乃馨、菊花等鲜切花,蝴蝶兰、大花惠兰等组培苗,常春藤等小盆栽,冬青、金钱松等盆景以及少量资材。同时,产业新增长点也正在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家庭园艺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食用和功能花卉开发也前景广阔。此外,容器苗、整形苗继续稳步增长,日本莽草有望成为出口新热点。

2 浙江省花卉苗木业发展历程

浙江省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和技术,形成了一定的生产队伍和技术力量,既有民间的名花生产专业户,也有一定规模的国家、集体生产单位及研究机构。具体而言,浙江省花卉苗木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2.1浙江花卉苗木业的起步阶段(1949-197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浙江全省苗圃、花圃寥寥无几,规模也很小,技术人员匮乏。20世纪50年代在政府的重视下,花卉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杭州举办了首届菊花展览会,以后至1959年,每年举办一次。此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的花卉生产。

1950-1954年,杭州市园林管理处玉泉苗圃、西山苗圃、桃源岭苗圃、老东岳苗圃相继建立,开始发展花卉和苗木生产,以满足城市绿化美化的需求。1958 年杭州花圃成立,收集了私家月季品种达140多个,月季园也从2.00 hm2 逐步扩展到1962年的5.30 hm2。1955年,萧山县浦沿乡建立全省第一个农民自办的集体花卉苗木场,宁波柴桥也开始生产杜鹃花。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花卉生产也随之滑坡。1965年有所

回升,但随之而来的“十年浩劫”,花卉生产遭到了极左路线的干扰、批判,花卉事业受到严重摧残,生产一落千丈。20世纪70年代浙江花卉生产有过缓慢的恢复,但仍处于十分落后状态,1973年,杭州恢复了一年一度的菊花展览会。“十年浩劫”结束后,1977年,杭州举办了百花齐放花展。

2.2浙江花卉苗木业的发育阶段(1978-199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晨风吹绿了浙江大地,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花木之都。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萧山、奉化、金华、余杭等地的农民开始发展花卉苗木生产。由于花卉苗木生产的高额经济回报,1983-1985年掀起了浙江省花卉苗木生产发展的第一轮高潮。为适应花卉苗木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萧山、金华等地还纷纷建立花卉苗木专业市场。1985 年,浙江全省花卉苗木生产面积创历史记录,达3300多hm2。然而,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花卉苗木真正的市场需求有限,生产的超常规高速度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出现了严重过剩,到1985年下半年花卉苗木价格一落千丈,苗圃纷纷倒闭。1986-1990年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连年缩小,到1990年全省花卉苗木面积仅为1667hm2。

2.3浙江花卉苗木业的发展阶段(1991-2000)

1991-1998年浙江花卉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浙江花卉生产从1991年开始回升,至1993年,全省花卉生产面积回升至3200hm2,1998年达到7400 hm2。1998年以后,随着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和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花卉苗木市场需求旺盛,花卉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浙江全省花卉生产面积发展到1.7 万hm2,产值达21亿元,形成了萧山市、奉化市、金华县、绍兴县漓渚镇、嵊州市和宁波北仑区六大花卉产销中心。

随着花卉产业的飞速发展,全省花卉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也在加快,花卉从业者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品牌意识不断增强。2000年,以“森禾种业”为代表的现代花卉企业和花卉生产示范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花卉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实现了自动化调温、调湿、喷雾和施肥等生产管理。现代化大型花卉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省花卉产业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优良技术的创新、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不仅提高了全省花卉生产的现代化水

平和产品质量,而且还涌现了森禾、虹越、蓝天等一大批国内花卉知名品牌。

2.4浙江花卉苗木业的崛起阶段(2001-2010)

进入21世纪,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购买力也进一步提高,观赏绿化苗木一度供不应求,花卉消费成为时尚。花卉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刺激了花卉生产的积极性,2000-2003全省花卉生产面积几乎以一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花卉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跃上国民经济舞台,2004年全省花卉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生产面积达到11.4万hm2,产值70.36亿元,花卉生产企业和农户发展到8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生产面积与产值均居全国首位。花卉业成为了增加农民就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全省种植业中,花卉业总产值仅次于蔬菜、茶桑果和粮食,为浙江第四大农产品。

全省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杭州、绍兴、宁波、金华、嘉兴和湖州6个地区,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这六个地区合计占总生产面积的90.9%,其中,杭州地区占30.7%,宁波地区占19.1%,绍兴地区占16.5%,金华地区占9.0%,湖州地区占8.0%,嘉兴地区占7.6%,温州、衢州等其它五地区合计仅占总面积的9.1%。产品结构以绿化苗木为主,是全国绿化苗木第一大省。总生产面积的84.9%为观赏绿化苗木,1.7%为盆栽植物,4.25%为鲜切花,9.15%为种子种球和药用食用花卉。

3 浙江省花卉苗木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浙江花卉苗木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产业整体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3.1生产方式落后

机械化程度低,起苗机、耕作机、喷滴灌等设备应用少,苗圃作业主要依赖人力。设施化程度低,发达国家设施栽培面积达70%-80%,广州为29%,浙江省仅占3.2%,且以荫棚、塑料棚等为主,环境可控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3.2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普遍不足

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滞后,浙江省花卉种质资源丰富,但研究开发少,重要花卉种质资源库构建工作亟待加强;花卉种子种球主要依赖进口,苗木新品种依赖引进;品种创新的机制亟待健全,品种研发缺乏长期扶持。

3.3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方面,种植业比较发达,但配套资材、花卉零售、花艺制作、物流业落后;产品结构方面,苗多花少,适销对路、特色产品少,“大路货”多,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结构性过剩仍较突出。

当前浙江省绿化苗木仍然存在结构性过剩,从品种上看,乔木苗苗圃存量过大,特别是木兰科、山杜英、马褂木等仍过剩;从产品类型上看,低品质苗销售困难;从分布区域和经营主体上看,新发展区域、新企业、新农户苗木积压较为普遍。

3.4相应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目前浙江省,甚至全国,关于花卉产业的专业法规制度几乎没有,只有极少数的几个等级标准。由于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一方面极易出现产业内无序竞争,另一方面,没有产权保护方面的法规,国外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很难引进,而本地新品种开发也会受到限制。

3.5消费拉动力不足

花卉消费还未成为习惯。居家消费、节日消费、活动消费、礼品消费等市场仍有待开发和培育。花卉零售点分布偏少,购买不便利等因素也制约了花卉消费量的增长。花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3.6社会配套服务功能弱

在专用物资配套供应、良种、种植技术、植保、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社会化服务支持,加大了花卉业的各种生产成本,也降低了浙江省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对策及措施

当前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呈现的特征,既有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更是产业自身发展周期的必然结果。今后花卉苗木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产业提升上面,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种子种苗业、设施栽培、标准化技术推广、市场拓展、社会化服务等政策扶持,推动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1加强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投入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由科技局设立专项资金进行苗木新品种引种、选育等工作。此外由政府聘请园林专家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当地的苗木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由政府牵线, 建立高校、科研单位与苗木龙头企业、科技企业联合的苗木品种研发中心。

4.2 大力发展现代花卉

一是做大做强种子种苗,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提高花卉苗木生产的机械化、设施化和标准化水平;三是努力培育精品花卉,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四是不断拓展出口市场,培养具增长潜力的出口产品,加快国际市场开拓。

4.3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

加强与国外展览公司合作,引进高水平的花卉园艺展,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建设花园中心,扩大花卉零售网点,方便居民花卉消费。完善物流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浙江花卉苗木的竞争力。

4.4 构建完善的综合性市场服务体系

要加快建立起苗木市场信息网络, 实现与国内主要的苗木生产、销售基地的交流。要逐步向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供给、现代物流等服务领域拓展, 最终构建起完善的综合性市场服务体系。

4.5 提高组织化程度

加大对行业协会和花卉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强化行业的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功能。加强花卉协会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协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能力。组织开展产业预警、标准制定、品牌创建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永胜,孔伟丽,裘丽珍.浙江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06):60-64.

[2]林夏珍,陈高坤.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03):86-90.

[3]裘丽珍,章滨森,孔伟丽,等.浙江省花卉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J].林业科学研究,2008,28(S1):112-117.

[4]骆文坚,李长涛,孔伟丽.浙江苗木花卉业发展历程[J].浙江林业科技,2007,27(03):83-85.

[5]张新华,杨略英.浙江花卉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J].浙江林业科技,2005,25(03):70-74.

[6]骆文坚,孔伟丽.浙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02):78-81.

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