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丛与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丛与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概念: 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 阻滞其冲动传导,使受它支配的区域产 生麻醉作用。
按部位划分: 颈丛阻滞 臂丛阻滞 上肢周围神经阻滞: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 下肢周围神经阻滞:坐骨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 胫神经、腓总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腰丛阻滞 其他:(1)肋间神经阻滞麻醉 (2)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3)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麻醉 (4)星状神经节阻滞 (5)内脏神经阻滞
方法: 异感法 神经刺激器法 体表解剖定位法 其他:透血管法(腋路臂丛) 多点阻滞(肌间沟臂丛)
药物: 脂类:丁卡因(0.15~0.33%,50~60mg)
酰胺类:利多卡因(1~2%,400mg)布比卡因(0.25~0.5%,30~40mg)
罗哌卡因(0.25~0.5%,225mg)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阻滞经路: 肌间沟经路 神经丛 腋窝经路
锁骨上经路 锁骨下经路 喙突下经路
肱骨干 神经干 肘部 腕部 指根
异感法: 神经刺激器:
麻醉阻滞方法:
血管周围法(腋经路):
穿透动脉法(腋经路): 扇形封闭法:
1、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Meier法)是1970年发表的 Winnie法的改良技术。 Winnie原先的肌间沟阻滞是在后斜角肌间隙,其 穿刺点定在环状软骨水平,穿刺靠内,指向尾端
背侧。 改良法的穿刺点是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甲状软 骨上切迹的高度。穿刺方向朝尾端,稍向外侧。 选用改良法是基于下面的一些理由:意外穿破血 管(椎动脉)的风险低;高位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 风险也低;并可为连续导管法导管的置入创造顺 利的条件。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2、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 患者仰卧,阻滞侧臂部外展不超过90度。 从肱二头肌内侧往下摸出腋动脉的走行。穿刺部位在 腋动脉稍上,在腋窝的最高点并且在胸大肌构成腋窝 前界的稍下。 刺激针和腋动脉平行,以30度角刺入皮肤。正中神经 的区域可引出颤搐,还能在桡神经区域内引出。一旦 阈电流达到,注入局麻药。 如果肌皮神经有受刺激现象,则不要注射麻药,因为
在这个高度,它已离开神经血管鞘并走行在喙肱肌内。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腋鞘 神经血管被一层膜样结构包绕,便是腋鞘。 研究表明,腋鞘不仅包围血管神经束,且向内形成许 多结缔组织分隔,将各血管和神经分开。 两项研究对这种分隔
的描述存在分歧。
腋鞘 Thompson 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并注入造影剂观察造 影剂在腋鞘内的扩散,并且对10 位志愿者用布比卡因 和造影剂的混合液实施腋路臂丛,再用CT 扫描观察, 首次对腋鞘内的分隔作了详尽的描述。 他的结论认为:腋鞘是一个多室结构,腋鞘内的分隔 会阻碍局麻药以及造影剂的扩散,正中神经所在的腔 隙同尺神经所在的腔隙之间在臂丛的束的水平便有了 交通,而桡神经所在的腔隙同上述2 根神经之间的交 通则在臂丛更高的水平----神经股的水平。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早期的一些研究认为腋路臂丛阻滞 对桡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效果较差。他的研究也支持 应该行多点法阻滞。
神经在腋鞘内的分布Burnham 早在1958 年便描 述了在经典的腋路穿刺点 处的各个神经的分布。 正中神经位于腋动脉的前 外侧 尺神经在腋动脉的内侧 桡神经位于动脉的后方 肌皮神经在动脉的后外侧 穿喙肱肌 前臂内侧皮神经则位于腋 动脉的前方
神经在腋鞘内的分布Gerald 通过高分辨率的B 超对69 例志愿者的腋部扫 描,他将腋部的横断面分 为8 个象限。 59%的人的尺神经位于腋 动脉的前内侧(2 区) 正中神经多位于动脉的前 内侧(1 区)(30%)和 前外侧(8 区)(26%), 均位于动脉的前方 桡神经38%位于动脉后内 侧(3 区)。
神经刺激器法
临床应用及评价 是否优于“ 异感法”还是一个争议。但 在国外,神经刺激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一些国家,传统神经阻滞方法已不被 接受。 从原则上讲,用神经电刺激器来定位神 经并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操作。没有神 经刺激器也可进行成功的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