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诗五首复习课教学案(10)

时间:2025-04-27   来源:未知    
字号:

课堂复习用,超实用,自己亲自编辑的,很好的上课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像“群童”、“抱茅入竹去”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2.B 3.东晋 安贫乐道 悠然自得

(二)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

转沉塘坳。 2.可从“欺”、“忍”、“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和诗人“呼不得”等词句入手,进

行想像,不必拘泥诗句自身。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诗歌最后一节。

(五)、中考链接

(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

(一)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第1—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语是 , 。(2分)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1、心远 悠然

诗五首复习课教学案(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