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考点一:需求和供给的含义 含义 备注 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需求构成要素: 1.购买欲望(愿意)
2.支付能力(能够) 供给 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供给构成要素: 1.愿意
2.可能 考点二: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
消费者的偏好 (一般同向) 生产成本(反向)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同向) 生产技术
产品价格 (一般反向) 产品价格(同向) 替代品的价格 (“煤气和电”一般同向)
相关产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 (“汽车和汽油”一般反向) 预期 (是指消费者的预期)
预期(是指生产者的预期) 其他因素(国家政策、广告宣传、商品品种,质量等) 其他因素(国家政策、生产要素的价格)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是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曲线上点的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 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Q 供给曲线是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P
S S ’
Q (供给量) 考点四: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
价格)
含义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
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保护卖方利
益)
影响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
市场过剩。【保过】 后果 1.严重买方排队现象 2.黑市高价 3.生产者变相涨价 1.严重卖方排队现象 2.黑市低价
3.生产者变相降价
措施 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配给制) 只宜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只宜在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考点五: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一、弹性系数的计算
类型 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 d =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注1】在计算需求量相对变动和价格的相对变动时,
(1)点弹性: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
(2)弧弹性: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
【注2】点弹性适用价格和需求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适用价格和需求变动较大的场合。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E y =收入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 ij =价格的相对变化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商品j i (涉
及两种商品)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E s =价格的相对变动供给量的相对变动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 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
商品的重要性 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时间 时间短,弹性小;时间长,弹性大。 四、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类型 关系 E d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
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E d <1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涨价好】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
P D D’
Q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不变,
消费者偏好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 …… 此处隐藏:3115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