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形象

发布时间:2024-11-25   来源:未知    
字号:

2013年3月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J0umal0ftlleNordlwestAdultEducati∞

MaL2013

No.2

第2期

《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形象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父子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小说《追风筝的人》的重要主题。卡勒德 胡赛尼通过对多种父亲形象的刻画,揭开了

阿富汗社会的真实面貌,折射了胡赛尼的道德判断和标准,深化了小说道德救赎的思想。[关键词】《追风筝的人》;父亲形象;等级社会;道德救赎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39.(2013)02.0037m3

卡勒德 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便畅销美国,各大读书会争相推荐此书。该书被译为30多种文字,是美国海军学校和护士学校的必读小说。该小说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还是在美丽而苦难的阿富汗社会的描绘上,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叩动着读者的心弦。

纵观国内对该小说的研究与评论,不难看出,这些评论或是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出发,或是从道德救赎的角度出发,或是从孩童成长的角度出发,鲜有讨论《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形象。我们在细读《追风筝的人》后,发现小说中的主要男性人物几乎都充当过父亲的角色,无论是爸爸、阿里,还是哈桑、阿米尔,甚至拉辛汗都充当过父亲的角色。父亲形象的刻画在小说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研究他们表现出来的复杂多样的父亲形象,对深刻地理解小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后,事实却并非如此。阿米尔对“爸爸”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一种爱恨交织、既爱又怕的矛盾情感。儿时的阿米尔时常会感到父子间的格格不入和彼此的伤害。爸爸虽然事业有成,平时却很少和阿米尔说话,父子俩关系疏离,“爸爸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之下,但我们生活在各自的区域”。同一屋檐下,儿子和父亲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孩子的落寞和伤感不得而知。此外,父子俩迥然不同的性格,也成了两人关系中难以逾越的鸿沟:阿米尔性情懦弱,“爸爸”霸气十足;儿子是一个热衷于诗歌的文人,父亲则是崇尚比武竞技的武夫。

父子间长期的疏离,使得少年期的阿米尔极度渴望父亲的温情和关爱。他会把仆人阿里假想为自己的父亲;他嫉妒“爸爸”为哈桑治疗兔唇,甚至“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求换来爸爸的怜悯”。阿米尔不顾尊卑、不惜自残的想法,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父爱的缺失。最为可悲的是,父子关系的改善竟然依赖于一场风筝比赛。风筝比赛不再是

胡塞尼喜欢也善于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曾表示:自己的“创作总是以非常个人的地方为起点,描写人类之间的一些关系”。①《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描写男人世界的作品,男人间的关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父子关系更是贯穿着整部作品的始末。

在众多父亲中,最为醒目的是阿米尔的“爸爸”。他是典型的普什图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能“让魔鬼跪地求饶”,年轻时更是“赤手空拳和一只黑熊搏斗”,被大家戏称为“飓风先生”。他事业有成,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显然,这位父亲被刻画为硬汉、英雄和赢家。作为儿子的阿米尔,应该为这样的父亲引以为豪。

单纯的竞技,父子俩都对这场比赛寄予了极大的期待。对阿米尔来说,赢得风筝比赛就是赢得了父爱,就可以“吃晚饭的时候,充满欢声笑语,而非一言不发”。阿米尔关注的不是比赛本身是否有趣,而是比赛给他带来的奖励——渴求的“父爱”。于是,小说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阿米尔在比赛时,不断地偷看父亲的表情,内心忐忑。对父亲来说,这场比赛可以证明儿子并非软弱无能,不再对儿子鄙视和失望。所以,比赛获胜时,父亲的骄傲、儿子的幸福在这一刻似乎达到了彼此的预想。以子为荣的“爸爸”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拍掌称快”,儿子则“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于是,在风筝比赛之后的几个月里,“爸爸和我互相抱有甜蜜的幻想,

37

万方数据

以某种我们过去从未有过的方式相处”。这种温情的状态终究是没能持续很久,阿米尔很快意识到,父子俩把彼此之间的隔阂寄予于“一个用绵纸、胶水和竹子做的玩具”,不过是自欺欺人。

小说以倒叙和第一人称展开叙事。首先亮相的人物就是“爸爸”的朋友拉辛汗。他的关爱与“爸爸”的漠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阿米尔苦心创作的小说,“爸爸”不屑一顾,拉辛汗却会仔细阅读;儿子的某些举措,在“爸爸”看来是懦弱无能,拉辛汗则视为高情远致。父亲冷酷的打击和拉辛汗热情的鼓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深地折磨着阿米尔,使得他“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爸爸)那些该死的血统统流出我的身体”,甚至还会祈求“要是拉辛汗是我父亲就好了”。阿米尔、“爸爸”和拉辛汗三人的关系在一张合照中似乎得到了暗示。“爸爸抱着我(阿米尔),看上去疲惫而严厉。我在爸爸怀里,手里却抓着拉辛汗的小指头”。不知不觉中,拉辛汗取代了阿米尔心中父亲的位置,成为了是阿米尔心目中的理想父亲。这位“父亲”会用“亲爱的”来称呼“儿子”,会留字条赞扬“儿子”的处女作,会洞悉孩子的内心,会尊重孩子的自我。更重要的是,拉辛汗认为孩子“不是图画练习册”,做父亲的“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这位“父亲”深受“儿子”的爱戴和尊敬,他不仅是父亲,也是儿子的写作导师和朋友。正是这这位父亲的劝导下,阿米尔才踏上了重回阿富汗,自我救赎之路。

《追风筝的人》中,仆人阿里则展现了另一类父亲的形象。他既不是高高在上的严厉父亲,也不是精神导师父亲,而是一个充满慈爱、略显懦弱的平民父亲。阿里是社会底层的哈扎克人,被作者塑造成了一位加西莫多似的人物,他“右腿萎缩,菜色的皮肤包着骨头,夹着一层薄如纸的肌肉”恶作剧的少年们称他为“塌鼻子巴巴鲁”,讥笑他的丑恶。他卑微的身份和丑陋的外表,与他对儿子哈桑的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对哈桑充满了温情。为了让儿子免于惊恐,他谎称暴风骤雨般的枪声是“猎杀野鸭”,为了平复儿子的伤心难过,他会“将他(儿子)抱紧,轻轻地抚摸着他”;儿子每次外出,阿里“总是要祈祷”;儿子受到了侮辱和委屈,阿里也对始作俑者做出反抗。在父与子的位置中,他不自觉地把儿子摆在了首位。

《追风筝的人》中父亲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强势父亲,他们极具权威,高高在上。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们不懂得尊重孩子,在与孩子的不

38

万方数据

断冲突后,基本上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一类是理想父亲,他们和孩子是平等民主的关系。他们既是孩子的导师又是孩子的朋友。虽不是孩子的血亲,但却因为尊重和关注孩子的感受,获得了孩子如对待父亲般的崇敬和热爱。还有一类是弱势父亲,他们把孩子的位置摆在了自己的前面。这类父亲往往社会地位卑微,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显得有心无力,但却胜在体贴入微,令人感动。

胡赛尼表示:《追风筝的人》旨在“写人物内心生活的故事,刻画了向人物实施压力的外在世界,以及那些驱使人物命运的力量”。②那么外部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不同的父亲形象、复杂的人物关系谱为我们勾勒出阿富汗的等级社会,折射出阿富汗民族、社会、宗教的分歧。阿里和“爸爸”是儿时的玩伴,关系非常的亲密。但他们却是属于两个世界的人,一则是主与仆的身份,一则是他们从属于不同的民族和教派:“爸爸”是上层的普什图人,阿里是底层的哈扎克人;“爸爸”是逊尼派,阿里是什叶派。所以“爸爸”“从来没有提到阿里是他的朋友”。不仅如此,这种等级歧视也传承到了阿米尔的身上。阿米尔和哈桑虽是喝过同样乳汁长大的伙伴,但奇怪的是,阿米尔“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这种等级观在小说中并不少见,拉辛汗也没能幸免,种族地位和主仆身份的悬殊,拉辛汗放弃了恋人荷麦拉。在这些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刻画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在阿富汗社会,无论朋友多么情同手足,恋人多么浓情蜜意,他们之间始终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那就是社会等级。

不同父亲的道德主张,反映了小说所宣扬的道德准则和典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爸爸”对阿米尔的教育。“爸爸”眼里的世界只有黑和白。“至于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全然由他说了算。”我们感到“爸爸”是一个野蛮简单的暴君,他的道德准则是主观自我的。“爸爸”也有自己朴素的道德观,他认为“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他解释说“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了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所以,“爸爸”就是靠着这样朴素的道德观,受到周围人的敬仰。然而“爸爸”的某些行径却与他的道德主张有些出路,(下转第61页)

立自强,在新时期下还应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校老师应当举办有兴趣的创新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有一定成就感之后,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本身就属于大学教书育人目标的一项基本内容,而资助工作的开展则为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实在在的载体。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中责、权、利相统一,奖惩激励机制健全,近年来有河南省教育厅组织河南省各个高校实施的“诚信校园行”系列大赛,使各个高校对诚信教育普遍加大了实施力度,并从管理机制上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以促进大

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降低违约率、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持续良性运行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结论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系统工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只要我们真正地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本着“既资助,亦育人”的原则,集思广益,广开渠道,同时,引导经济困难学生生转变求学观念,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经济困难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中甲.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阴.思想

叨.网络财富,2009,(10).

【4】岳耀,郑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5】侯小桢,潘慧.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分析及解决

措施阴.科教文汇,2009,(7).

教育研究,2009,漕刊).

[2】粱士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研究嘲.辽宁

大学,2010.

【3]李荣秀.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认定难的问题

’—’●一。—卜。—f。。—+-。—卜。—卜。+-+ +-+—+一+-+-+ +一+一—卜——卜—+-—+一—+ +-—卜—+-+-+-—●一—+-+-+-+-+-+-+-+一—卜—+-+ +-+-—卜—+-+-+.+.

(上接第38页)

他偷偷霸占了朋友阿里的妻子,犯下了自己所不齿的“盗窃罪”。与“爸爸”的心口不一,主观武断的道德准则相比,拉辛汗为阿米尔的道德教育更加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他没有狂风暴雨式的胡批乱斗,也没有听之任之的放任自流,而是不断的启发、劝导着阿米尔,帮助他打开心结。他告诉阿米尔:“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拉辛汗以正面引导和旁敲侧击的双重影响下,最终阿米尔选择了高尚的道德观,踏上救赎之路。

父子关系的刻画也体现了爱的力量,丰富了小说的主题。胡塞尼认为他的“小说都是关于爱的故事。人物在寻找爱和连接人类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被爱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所拯救”③。小说开篇时,阿米尔是一个饱受内心折磨的成年人。“未曾赎还的

[注

罪行”无法被埋葬,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折磨着他的内心和精神。在不断的回忆和内心纠葛的困境里,最终使阿米尔摆脱困境的是诚挚的爱——父辈拉辛汗的爱、兄弟哈桑的爱、妻子索拉娅的爱、义子拉博尔的爱。“爱给他们超越自身局限的力量,爱暴露了他们脆弱,爱使他们做出自我牺牲。”④因为爱,阿米尔踏上了救赎之路;因为爱,哈桑牺牲了自

我。

父子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追风筝的人》的重要主题。小说重点突出了三对父亲关系,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完整了小说的结构。在刻画父子关系的过程中,同时也揭开了阿富汗社会的真实面貌,折射了胡赛尼的道德判断和标准,深化了小说道德救赎的思想。

释】

①②③④尚必武,刘爱萍译.卡勒德 胡赛尼访谈录叨.外国文学动态,2007,(5)

[参考文献]

【l】

John

E.Jackson.ReⅡections

on

Reading

Ⅱ].Na_、,),warAdolescentPsychiatricNursing.2007.

CoⅡegeReview.2007.

[3】王玲.《追风筝的人》改编成电影将在中国西部开拍[J】.

出版参考,2006,(7).

61

[2]GeraldineS.Pearson.B00kReview[J】.JoumalofChild粕d

万方数据

《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形象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岳丽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Journal of the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2013(2)

本文链接:http:///Periodical_xbcrjyxb201302014.aspx

《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