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1 论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2 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3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4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5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6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8、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9 分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10、 试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11 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2、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3、试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局限?
14、试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意义
15、试述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
16、简析1953年开始中共之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17、试述近代中国三种建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中共的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的原因?
1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说明了什么?
19.试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20.试述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的理论贡献。
21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2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或历史地位)。
2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或失败的原因)。
24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25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2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27国民革命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28 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及其意义。
29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30 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31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32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3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及其意义。
3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及基本经验。
3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36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37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38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3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40“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4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43中共十七大的主题及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意义。
4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
45试评述华北事变后国共两党政策的变化
1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 割占土地;强行租借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强迫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海关、司法、航海、外交主权等等。
经济上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垄断航运、工矿企业、铁路等行业;通过银行实施金融控制;以大量政治性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各个方面;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法与其竞争,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通过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手段实施文化侵略,灌输殖民主义思想。
此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侵略和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总之,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首要力量。 先是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然后从经济、文化上对中国进行侵略,还签订不平等条约。
2 答: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3 答:帝国主义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
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4答: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
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5 答: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感召着举国上下亿万民众,各阶级各党派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显示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走到最后的胜利。
团结合作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共同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土,回民支
队让日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成立了救国联合会捐钱捐物,台湾同胞更是以65万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台湾的光复。团结合作让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史诗,就拿抗日战争来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以一往无前,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同日军展开白刃战,取得平型关大捷;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摧毁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十两个师团……这种精神指引我们走向更多的辉煌。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6答: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
7答:(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
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8 答: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办,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
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9 答: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达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进一步地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化了。但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与帝国主义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单独制服中国。因此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由于它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殖民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的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10 答: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主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主独立的国家”。
不足:同盟会纲领中的民主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孙中山说的政治革命,目的就是建
立民国。不足: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不足: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11 答:相同点:①.领导阶段、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④.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组织与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议和吞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②.主要斗争矛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是一次发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斗争;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12 :第一、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主要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封建统治服务。洋务派企图以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巩固和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发展起来的。
第二、洋务运动都外国有依赖性。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清政府已经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洋务运动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是管理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军事工业有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产品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无发言权,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据此,洋务运
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13 答:第一、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批判孔学,是为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民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14 答:形成: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虽是一个最有觉悟和最有组织的阶级,但是单凭自己的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在二七惨案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现存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因此首先应当争取同国民党进行合作。国民党的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意义: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5 答:在各地以不同方式进行的武装斗争,取其结果是凡是在城市举行起义或是起义后向城市进行强攻的都相继遭到挫折,凡是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进攻的起义,或是在农村地带建立根据地的都取得成功。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规律所要求的。毛泽东还在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的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艰涩这三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16 答:主要因为:第一、社会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
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发展工业,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另一方面是要建设新的工业。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 起飞的基础。而且,它是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可避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在帝国主义对华封锁下,民族资本由于向外发展的道路被阻断,就更加重了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的依赖性。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一个时期有过想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实行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又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来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第四、当时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进行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但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二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注意的基本因素之一。
17 答:近代中国在请王朝被推翻以后,主要在1921—1949年期间,中国存在着三种的阶级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让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种,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新民主主义建国方案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各阶级、阶层的拥护,(亨廷顿曾指出:政府行为只有代表人民利益才具有最高权威。新民主主义建国方案的提出,使各阶级逐渐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现代化中坚力量。并最终使新民主主义国家
的建国方案得以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毛泽东构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是一个民族独立、具有高度主权的权威国家。在众多建国方案中是最符合国情的建国方案,也是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建国方案。因此,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8 答:新中国成立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就。
第一、从争取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0多年来,在确定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定.坚持和进一步完善。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做了不懈的努力。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实现国防现代化。5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飞船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第三,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方量。尽管经过长征,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第四,长征播撒了革命
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第五,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0 【答】: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 第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毛泽东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第五,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第六,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第七,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八,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
的作风。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1 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民共同富裕。(2)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守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2 答: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3 答: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4)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24答:(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以磅礴的气势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25 答:(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26 答:历史特点:(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27答: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失败原因:(1)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2)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28 答: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
意义:(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2)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29答:(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4)长沙播撒了革命的火种。(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30 答:(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31答:(1)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2)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32答:(1)内容: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一方面,日
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
中国近现代史 论述题 及答案
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2)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提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33 答:阐述:(1)毛泽东首先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全部革命运动。(2)毛泽东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意义: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34答: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