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5页的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 的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铺垫,设问引入
1、口算
90÷10 900÷10 900÷100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呢?
3.揭示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5
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上述各题。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
21.5÷10 =2.15
21.5÷100=0.215
21.5÷1000=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除数21.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0.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0.0215和21.5比呢?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除以多少?)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作单位的数。
(3)提问:你会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作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时,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152.7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四、加强练习,形成技能
1.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说40÷1000、8.4÷100、28.9÷1000小数点移动的情况。
2)做练习十三第5题。
2.对比练习。
把3.54改成下面各数,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354、35.4、0.0354、3540
五、全课总结
能把你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听吗?谁还有什么补充?
附:板书 设计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例5: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21.5÷10 =2.15
21.5÷100=0.215
21.5÷1000=0.0215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新知前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还积累了观察、验证、归纳、推理、概括等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规律的探究总结,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应用。第一步,从口算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规律,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从这个规律中想到什么,得出猜想结论,然后让学生验证(用计算器),在学生交流。第二步,选择实际例子,观察,验证结论,最后得出结论,并运用结论。最后一步,逆向思考,全面掌握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供学生探索,交流,展示出整个知识的探索过程。同时,我发现了许多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
一是在备课的过程中虽然也考虑了学生的情况,但更多地是考虑到自己的认识,总认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似乎自己在给学生安一个个的套子,让学生照我的套子课堂学习就行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忽视了孩子们在小数点移动中的心理变化情况,课堂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我的教学过于拘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今后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问题,让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孩子们的需要。
二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本节的难点所在,这课的内容的难点应在于如何从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变化规律迁移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变化规律,过渡与验证一关没有把了,整个验证完全是我把学生生拉硬扯进来的,新旧知之间的迁移没有发现。
三是对教学的处理,我更多地是关注学生们会不会做题,没有更进一步地去关注学生怎么想问题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学习的方法中更多地是用模仿,思考的成份太少了,这也就今后课堂中应注意的地方,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策略,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四是对整个课堂的环节安排有些问题,在环节的安排上,教师动嘴的时间多,学生动口的机会少;解决问题的时间多,发现问题的机会少。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交流的时间少,自然对出现的问题难以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