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注意事项:
1. 课前擦净黑板2. 课中遵守教学纪律
3. 复习时主要参考每章后所附练习题4.期末成绩构成: 期末考试 (70%) + 平时考勤 (10%) + 平时作业 (10%) + 期中测验 (10%)
对本课程教学的几点说明一、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二、对教材结构体系的说明 1、体系的理论基础缺乏有效的统一,导致政治经 济学(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象一个大杂拌, 马克思的价值观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二者本身是严 重冲突的)混杂出现,使得理论的不同部分在逻辑上出 现了诸多不一致甚至冲突的地方,这也是当代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按劳分配的价值观与消费 者行为的价值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2、理论体系内部各部分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典型例子就是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并不
存在天然的逻辑关系,或者说,微观经济行为的总和并不当 然地表现为宏观经济的效果。例如在微观经济运行中讨论的 消费者行为,并没有体现为当然的宏观消费总量。以上两点可以理解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与政治 经济学(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明显的差别。 3、在某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本教材基于概念认可的 普遍性,更多地使用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如GDP(市场 价值)、GNP、国民收入等概念。 三、本教材研究的对象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曾明确说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 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整部资本论,就是以价值和剩余 价值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依附在商品之上的资本主义的生
产关系,并且通过剖析价值和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的异化,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伴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而出现的新形式,可谓立论坚实,分析逻辑严密,结论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研究了生产关系 (所有制关系、企业中的生产关系、消费关系等),但不 可否认的是:由于整个体系缺乏统一的立论基础,对不同 生产关系的研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现行的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普遍具有的缺憾。 另外,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人们对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所有制关系、体制运行特点和规律等,还处于 理论上不断深化,实践上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因此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用于指导实践的经济政 策(宏观分析部分),分析经济政策的实际运用及其效果。 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双重的, 是复合的,不是单一的。 五、本教材的结构体系
本教材由4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
体制。该部分主要探讨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是对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在制度层面上的分析。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该部分主要研究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生产关 系,以及居民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关系。
以上两部分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生产关系这 个对象的具体研究。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运行。该部分主要探讨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的另一个研究对象—经济政策(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实际应用。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该部分作为经济 理论的延伸章节,主要目的是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发 展生产力)以具体的明确的指标(经济增长和发展指 标如增长率、产业结构优化等)和更详细的理论(索 洛增长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初级阶段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部分内容(P1—P4)要求通过自学,简单了解。 补充材料1:社会主义概念的由来“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一词 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引出。 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使用,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 最早使用该词的是德国神学家安塞尔姆.德辛,他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 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该 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 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 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 西
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 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 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合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 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指通过生产 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所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一文,恩 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 “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 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遇来使用的。从此以后,作为一种思 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指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 的学说。19世纪70年代,西风东
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 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 名音译了西方社会主义一词,日本学者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6月《东京每 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我国的《 西洋杂志》于 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 《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 学”。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 》第18期开始,把当 时日本人
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我 国的书刊中逐渐得到使用。
补充材料2:P1“用实验手段去建立共产主义的空 想……”的说明。《乌托邦》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摩尔的不朽巨著, 于1515—1516年他出使欧洲时期用拉丁文写成。在《乌托邦》中, 摩尔首次使用了“羊吃人”揭露了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 “公有制”的概念。他在书中描绘乌托邦那个大洋中与世隔绝的幸 福岛屿上:财产共有、物质极大丰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三百年后,英国资本家欧文,念念不忘摩尔的《乌托邦》,决心 打造一个试试。于是,远渡大洋,来到美国荒凉的中部,花巨款购 地三万英亩,试建共产主义村。欧文曾信心满满地说:“我可以断 言,美国各种型制的老社区,很快就会走到尽头。我们产品成本低, 他人无法竞争……”。 1825年4月,欧文的共产主义村建在印地安纳州,马克思那年才
7岁。但是,欧文的共产主义村坚持了不到三年就失败了。
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理论上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恩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 济制度的变迁。 按照生产力标准来衡量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先进, 我们应该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巨大的 进步,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同样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经济规 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讲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 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每一个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平均 提高了20倍。这个时代用机器制造机器。其历史影响表现在:它使生 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社 会生产力的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存在着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随着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也 愈来愈尖锐,必然要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 展的必
然,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2、近代中国的变革史和旧中国的现状导致中国在取得新民主 主义革命胜利后,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2.1 洋务运动(1840-1911年)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 变。内忧外患使清政府和一些知识分子逐渐醒觉到必须睁眼看世界、 图变以自强。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高举“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大旗,维持亘古不变的政 治体制,重点放在学习西方的技术上,办工厂、修铁路、造兵器。 在“洋务运动”中,国家充当了经济投资的主体,民间力量只是无 关紧要的配角。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日本打败,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单靠技术模仿的洋务运动未能从根本上改 变中国
的落后局面。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根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 行变法维新的声音,从而有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在商业方 面,康有为等维新派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重本抑末”的思想,阐 明了“商若能盛,国以富强”的道理,建议设立商部。但是,“百 日维新”引起了封建顽固派的拼死抵抗,不具备韩非子认为的一个 变革成功所需的“势”:没有坚强的的政治后盾,最终以失败告终。 满清政权的特殊性以及当时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格局,决定 了满清中央不会放手地方政府和汉族民间资本的发展,而是要在保 持中央政府控制权的前提下试图来寻找强国之路。不是遵循富民从 而富国的逻辑,而是忽略富民而求强国,这种舍本求末的发展战略 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个时期给我们的教训是:人文思想的极端保守, 政治体制的亘古不变,国家充当全部投资的主体导致了洋务运动必 然以失败告终。结论是:没有进步政体的经济建设最终肯定不能成 功。
2.2 民主革命(1911-1949年) 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带领国民党人通过 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了封建帝制,以民主共和为基本主线,并为中国 的振兴制定了路线图和建国大纲(旧民主主义革命)。国民政府虽然 在形式上实现了政治统一,但是西方的民主政体被中国地方军阀玩弄 于股掌之间,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局面没有实质改变。国民政府的 强国战略仍然没有摆脱满清政府的困局,一个脆弱的中央政权难免导 致政治和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实行富民政策,更不敢去触动土地权贵, 而后者恰恰是导致国民政府与中共同盟破裂的关键因素。这个阶段后 期的内忧(国共内战)外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人开始 重新思考变革的旗帜到底应该是
什么。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 命路线和团结各阶层的广泛统一战线,讲民主,讲自由,赢得了民心, 最后取得了政权。 这个历史阶段的变革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极端变革的方法,激 进的变革代价高昂,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权,就存在着许多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的动乱,人民就没有心思搞好经济,尽管采用市场经济 制度,经济仍然不可能繁荣,分裂的政治局面肯定不可能导致国家的 强盛,变革的结局只能是失败。结论是:没有一个稳定统一的政权, 无论什么经济体制,经济的建设最终也不可能成功。
2.3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这些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变革或民 主革命的失败,证明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 行不通的。 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个选择的国 际背景是:1929-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实际深 陷政治、经济、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 下降,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 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 大多对社会主义表达了好感,他们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社会主义制度和 马克思主义知识界在对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思索时,不少人表达了对社 会主义的热烈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 从国内看,这种选择的政治条件是: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掌握了 领导权,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就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创造了前提。这种 选择的经济条件是:尽管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近代工业在 国民经济中只占10%,农业和手工业占90%,但是,近代工业和土地却 很集中,
重要的工业部门、交通、批发商业、对外贸易和银行等国民经济命 脉掌握在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手里,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封建地主手 中。只要人民政权将这些官僚资本没收过来,就掌握了国民经济命 脉,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2.4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民 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对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的基本任务。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建立 在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在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和改 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基础上,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建立起来的。 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
收,由国家政权接管,直接转为全民所有制 企业。对民族资本采取赎买的办法,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限制其不利一面(如哄抬物价),并引导它逐渐改造成全民所有制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