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自己的“孩子”
杨树升同志是一位疏浚老职工,已在船队机舱工作近三十多年了。内河疏浚船舶机械至今还未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工作条件也比较差,特别是在施工船舶的机舱内,机器全部运转的轰鸣声就高达80多分贝,不习惯的人,不要说在里面工作三小时,就是待上三分钟都会耳鸣一阵子;夏天也由于钢板聚热和机器散热,机舱内的平均温度高达40多度,一个台班下来,工作服没有一块是干的,脚丫都被汗水浸得发白;冬天钢板上一层薄冰,走在上面恰似“如履薄冰”,特别是在修理时,每个零件都如一块块冰,每个轮机工人一到冬天双手冻疮是常有的事。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杨树升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由于他的技术精湛,也考虑他的年岁,领导就想安排他不跟班,机舱有事前去处理就行了,可是他谢绝了领导的关心,!他把所有的机器都看成了“他的孩子”,机舱是他工作的地方,更是他热爱孩子的地方。
在一次主机大修过程中,调速器出现故障,需要拆修。由于广州柴油机厂生产的6300型柴油机是老机型,这些不易损配件已停产,等到厂家发来图纸最少需要三天,而此时工期又是非常紧迫,杨树升同志就认真分析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反推法,仔细研究每个调速杠杆的动作尺度、滑动距离和飞轮动作大小,就连紧配调节螺钉的每圈调进尺寸都细致观察,随后亲自拆检、清洗、安装调试,经过连续近十个小时的努力,试车成功。但他仍不放心,又亲自观察主机正常运行2小时后,再对调速器进行人为制造故障检查时,发现其伺服保护装置不灵活,其他同事都说不碍事,因为在日常正常运行时伺服保护装置用得很少,但杨树升同志却认真地说:做每件事都要求真求细。说完,又埋头仔细检查原因,最终发现是油管的调节螺栓进程少了1mm。在场所有人无不惊叹和钦佩,而此时他已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没来得及吃一口饭,没来得及休息一刻钟。
正是靠着这种观察入微、明查秋毫的工作态度,杨树升把机器故障率降到了全公司最低,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但面对这些荣誉时,他总是笑着说:“荣誉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只代表着过去的成绩,将来仍是个未知数!”正是这个“未知数”给予了他无穷的求知欲和勇往直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