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教育目的论(2)

发布时间:2021-06-06   来源:未知    
字号:

理想、促进社会进步、在社会急剧变动时期稳定社会和提高文化中的共同性因素,即“文化同一”。他们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强调教育对个人需要的满足。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人类种族遗传下来的共同经验。学校的使命就是传递这些共同的要素,并使得最有价值的部分能被永久地保存下来。

但是要素主义忽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的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知识学习,所编的教材又脱离学校的实际,因而受到很多人的批评。

4、永恒主义

永恒主义又称为古典主义,是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艾德勒, 英国的利文斯通和马利坦等。

“不变”的理念在永恒主义教育主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宣传持久不变的文化传统,人性、真善美理念的永恒性等观念,永恒主义的基本教育主张有: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科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理性是人性中共同的最主要的永恒不变特性,因此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也必然是永恒不变的。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不同,但人的这种本质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人类天性中存在共同要素——以理性为特征的人性, 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引出这种要素, 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关注那些“属于人之作为人的东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那些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把人培养成人。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而是去发现和发掘人的“理性能力”,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和造就改造社会生活的人。教育 “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 现实社会的人。”他们认为,一个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能以不变应万变,进而控制环境, 使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

永恒主义教育对进步教育的批评比要素主义更加激进,但它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特别是其教育的复古态度,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都倾向于传统教育,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分歧,特别是在如何对待西方古典名著和现代技术知识的问题上,双方互有异议。

二、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统一

以上就是笔者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四个教育流派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所作的总结,在仔细拜读以后,自己对教育目的也有了自己的领悟,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无外乎是其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并且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常言道:先成人,后成才。教育的目的首先应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教育应该首先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是教授其文化知识,最后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对社会进步无疑有推动性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也能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因此,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

教育目的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