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说明 - 宝山教育信息网
以兴趣来衡量课堂知识能否延伸到课外的自我教育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说明
1、课题的形成及内容
《兴趣是二期课改中评价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我校“三自教育”主课题的理化生科教研组的子课题。课题的形成源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针对现今大多数学生有行动、有知识,少创造激情,缺热烈的兴趣;针对以往的学业评价聚焦在答案的标准化,知识的记忆化,能力的分值化,以及学习目标的偏离,学习动机的世俗化和厌学情绪的滋长。理化生科教育首要发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促使科学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变理化生科教育理念,从知识的理解记忆为重转为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程序,促进兴趣的发展。在教学手段上,加强师生的互动关系,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之前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知识经验的建构。布置有思考价值和创新价值的课后作业能将兴趣向课外延伸。并尝试着建立一个科学的,边界模糊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自我完善,从课堂的沧海一粟拓展成遨游知识海洋的航船。
2、课题与《生物的分类》实践课的关系
2.1、以情境促兴趣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乐学”,即激发兴趣。学生走入教师设定的活动情境,通过活动的参与、小组合作、竞赛等形式,开发思维,调动自主地探究积极性。例如整堂课以竞赛活动为线索,把每个问题,如同跳水动作的难度系数,用星号表示出此题的难度系数,提高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表达的强烈欲望。如马铃薯能怎样称呼?生物的学名使用了什么语言?学生积极地接受挑战,勇于发言,发展了快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我精选了传统学习方法中强调记忆和记忆巩固的优势,吸收二期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以活动促发展的学习理念。课堂上注重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地发展,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本课实践操作题(标本分类,鉴定植物)是学生通过思考将思维的结果表现在实验操作上,学生也从中更贴近自然科学的探究本质和体悟自然之精妙。
2.2、对学生评价手段的改变,用宽容和多标准反映学生的闪光点:
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用意在于要求学生突破书本记录和师长的经验,不断地向前发展,自主创新,探究科学的未知领域和新理论。一堂没有余地的,没有疑问的课并不是一节优秀的课程。 这堂课对学生的评价反映在每一个问题的评判,不强求统一规范的标准答案。教师对答案知识表示个人的赞同或者不赞同。在最后的课堂总结时,我突出“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能就今天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质疑吗?”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显得比较幼稚,这又何妨呢?他们会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3、 教学目标制定的理由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生物分类的生物学意义和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已有的使用工具书的技能进行建立构成起技能的迁移,发展使用新工具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林奈建立的国际命名法的学习,热爱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积累和理解“科学 无国界”的内涵。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生活积累,已经认识了大量的动植物,但由于生活语言和科学积累等原因所限制,称呼许多动植物时,有的是俗名、有的是方言、有的是笼统的称呼,甚至有的一名称呼多种生物或者多种名称称呼一种生物,例如马铃薯等。故通过此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了生物的学名,拓展了科学视野,并对生物界有了一个更精确的认识概念。
3.1
这篇课文介绍人类科技的最光辉成果之一,它是人类对生物探索和认识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生物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