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建制化思考
发挥三方合作的优势对外;继而10月,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亚洲华人共同市场”相呼应,提出了分布在亚洲国家与地区的10亿多华人如何自处的问题;第二年,大陆学者金泓凡提出“海峡两岸经济圈”的构想;1990年翁成受提出“南中国经济圈”;台湾中华杂志也于1991年刊出了“大中华经济圈”的专文,认为“大中华经济圈”的区域重点应置于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当然包括台湾,举凡在这个区域的华人都将是该经济圈的一员,凡此种种,国际学术界已形成了一个研究两岸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热点,并且长久不衰。
特别是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年度报告,首次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即两岸三地)合称为“中华经济区(Chinese EconomicArea,CEA)”,作为一个分析单元加以研究,确认了“中华经济区”的形成。此后,美国学者哈里哈丁,大陆学者李非、曹小衡、庄宗明等也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可行性、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此外,台湾政界的高层人士对“中华经济区”也予以高度关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前“行政院长”李焕就指出“不论中华经济共同市场、大中华国协,均植基于共同利益和理想”,1991年,台湾前“经济部长”萧万长也曾建议大陆、港台组成“中国共同市场”,时任台湾“陆委会”副主委的马英久也在1992年年初说“行政院、陆委会对建立‘大中华经济共同体’抱乐观态度”;与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