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极权主义理论2、自由主义理论(96名)3、社会责任理论(95名)4、民主
参与理论 5、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01新名) 6、“意见的公开市场”(99传)、“自我修正过
程”(02新) 7、报刊四种理论
二、简述
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方式。2、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
3、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4、我国目前基本传播制度。
三、论述
1、试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媒介即讯息(98名)
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
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
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
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
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地球村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
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
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 由
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
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
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
3、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
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
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
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4、“热媒介”和“冷媒介”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动用更多
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
配合。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
介”,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
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5、“电视人”
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
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
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