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第 24 卷 第 7 期2009 年 7 月现 代 渔 业 信 息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Vol.24 No.7Jul., 2009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姚红伟 袁霞 付鑫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大连市黑石礁街52号 邮编:116023
景娜娜
(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山西省临汾市贡院街1号 邮编:041004
【提要】 AFLP分子标记技术是DNA指纹技术的重大突破,由于其快速、简便、有效,因而在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人们不断地将这一技术完善和发展,使得AFLP成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分子标记。本文简述了AFLP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以及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情况。
姚红伟等,2009。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现代渔业信息》杂志,24(7):22-24。
关键词:AFLP 水产动物 应用
扩增长度片段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1992年由荷兰Keygene公司的科学家Zabeau和Vos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DNA多态性的分子该方法是继RFLP、标记方法,1993年获欧洲专利局专利,SSR和RAPD之后发展最快的DNA指纹技术,它结合了RFLP的可靠性和严格的PCR退火条件,有高度特异性,既克服了RFLP技术中Southern杂交的烦琐和耗时的缺点,又解决了RAPD等技术中非特异PCR扩增引起的可信度问题。
[1]
提取方法有所不同。在提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基因组DNA的降解和其它物质的污染。
2.2 双酶切及连接
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对AFLP分析的准确度具有关键性作用,其选择要根据分析对象的种类和所要达到的分辨度决定。可以采用单酶切,也可以双酶切或三酶切[3],但一般多采用双酶切。双酶切的其中一种是稀有切点酶(Rare cutter),识别位点通常为6个碱基,如EcoR I、HindⅢ、PstI、Sac I、ApaI;另一种是多切点酶(Frequent cutter),识别位点通常为4个碱基,如Mse I和Taq I[4]。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酶仍是EcoRI和Mse I,基因组DNA用EcoRI和MseI双酶切可产生三种酶切片段:MseI-MseI、MseI-EcoRI、EcoRI-。EcoRI片段,实验证实扩增产物主要是EcoRI-MseI片段[5]
酶切后的DNA片段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与两种内切酶相应的特定接头相连接,形成带接头的特异性片段。接头(Adaptor)一般是长度为14~18个核苷酸的人工合成的DNA双链,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核心序列(Core sequence),一部分是酶特定序列(Enzyme-specific sequence),能与酶切片段粘端互补。常用的多为EcoRI和Mse I接头,接头和与接头相邻的酶切片段的碱基序列是引物的结合位点。
2.3 PCR预扩增
一般酶切片段要进行两次连续的PCR扩增,以提供大量的模板,并产生清晰、重复性高的扩增结果。第1次扩增为预扩增(Pre-amplification),AFLP扩增所用的引物包括三部分:5′端的与人工接头序列互补的核心序列(Core sequence,CORE),限制性内切酶特定序列(Enzyme-specific sequence,ENZ)和3′端的带有选择性碱基的粘性末
[6]
端(Selective extension,EXT)。PCR预扩增的引物3′端具
1 AFLP基本原理
AFLP的基本原理是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形成分子量大小不等的随机限制性片段,将特定的双链接头(Adaptor)连接在这些DNA片段的两端,形成一个带接头的特异片段,通过接头序列(Adaptor sequence)和PCR引物(Primer)3′末端的选择性碱基(Selective extension,ENT)的识别,扩增那些两端序列能与选择性碱基配对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特异的限制性片段分离开来,然后利用成像系统和分析软件检测凝胶上DNA指纹的多态性[2]。
2 AFLP技术流程
AFLP技术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步: 2.1 模板DNA的制备
在进行AFLP分析时,首先要提取高纯度的基因组DNA。不同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组DNA 的
文稿收到日期:2009-05-29
作者简介:姚红伟(1981-),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产生物繁育。E-mail:yao_317@
有一个选择性碱基(EcoRI + A,MseI + C),通过预扩增对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