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四章

发布时间:2021-06-06   来源:未知    
字号:

本文是我在学习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老子《道德经》进行的初步解读。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1、反:通返,意返回、往返、反复。

2、动:本意为运动、运行、变动。引申为运动或运行方式。

3、弱:细微,纤弱。

4、用:事物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体、用是中国哲学创立的两个对立统一的基本范畴。‘体’和‘用’这两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表示内容和形式,一和多、全和偏、原因和结果、本和末、本质和现象等。

5、有:即“有名”,指人们通过观察、判断、界定、冠名客体认识对象的过程,使天下万物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科学认识活动。

6、无:即“无名”,指人们通过分析、判断、界定、冠名主体认识对象的过程,使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哲学认识活动。

译文: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是“本源之道”的运动形式;细微、纤弱是“本源之道”的存在和表现状态;天地万物是从“有”(这个事物)产生出来的,“有”是从“无”(这个事物)产生出来的。

解读:

本章描述了“本源之道”具有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形式,描述了“本源之道”具有的细微、纤弱的存在和表现状态,表达了“天下万物”同“有”、“有”同“无”之间具有母子关系的观点,使“本源之道”从混沌自然中初步彰显和产生了出来。本章表述的哲学观点奠定了哲学本源论的基础,对哲学本源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老子在本章言说的“道”是关于事物本源的“本源之道”。我认为老子的本源之道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因为只有人类的认识活动才能把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才有资格被称为万物的母亲或本源,才能够同老子在道德经中言说、描绘和界定的“本源之道”真正相符合。

“反者,道之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老子关于“本源之道”运动方式的生动描述。本源之道具有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运动形式,同人类认识活动的运动形式完全相同。人类认

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四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