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阴阳平衡理论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_杨海(2)

时间:2025-04-26   来源:未知    
字号:

·2076·

及偏阳虚糖病的基本纲领。本文拟对200例偏阴虚、

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与相关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探讨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

者的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11.11.2

对象资料来源病例选择

200例病例均为2010—2013年本科

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第42卷第11期

角色和心理健康。每个维度包含2~10个条目,共36个条目。其中躯体角色功能和情绪角色功能的问题回答为是或否,其余问题的回答分4个或5个等级,每个问题根据其代表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并将各维度得分转换成百分制。每一维度最大可能评分为100,最小可能评分为0;8个维度评分之和为综合总评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生存质量越高2.4

[5]

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

近4周内血糖相对稳定;无认知障

碍;愿意接受并能配合调查者。为避免资料重复,同一

患者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多次入院的,只统计最近住院资料。1.31.3.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符

[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

珋±s表示,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量资料以x

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3.1

一般资料

符合入选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年龄分布32~86岁,平均年龄(63.71±10.32)岁。其中男91例,平均年龄(62.45±11.40)岁;女109例,平均年龄(66.38±9.51)岁。偏阳虚组92例,平均年龄(66.84±10.75)岁;偏阴虚组108例,平均年龄(61.32±10.90)岁。

3.2偏阳虚组与偏阴虚组生存质量评价

见表1。

表1

阴虚组与阳虚组QOL各维度评分和总体健康评分

偏阴虚组(n=108)45.47±15.4172.26±17.9365.16±20.5170.11±17.8372.46±19.5760.21±15.2466.32±14.9154.22±14.20

偏阳虚组(n=92)48.25±15.6373.88±18.6262.14±21.1371.22±17.6466.13±19.7262.80±16.2758.36±15.4150.78±13.91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1<0.05

QOL评分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

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①具有DM症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③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75g葡萄糖法,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1.3.2

中医诊断标准

[4]

根据1986年5月全国中西医

《中医虚证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修订的

辨证参考标准》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偏阴虚组、偏阳虚组。

偏阴虚证:主证:①五心烦热;②咽燥口干;③舌红或少苔、无苔;④脉细数。次证:①午后升火;②便结而

尿短赤;③盗汗。具备主证3项,次证1项。偏阳虚虚证:主证:①全身或局部畏寒或肢冷;②面足虚浮;③舌淡胖苔润;④脉沉微迟。次证:①夜尿频多;②便溏而尿清长。具备主证3项(其中第一条为必备),次证1项。1.4

排除标准

①1型糖尿病患者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临床表现复杂,证型不属上述5种证型;③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手术、外伤等急性并发症者;④不能配合调查者;⑤痴呆及精神病患者;⑥调查问卷表回答不完整、缺项多于20%者。2方法2.1

调查内容

制定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

SF-36量别、年龄、体重指数、西医诊断、中医证型、表、血糖、血脂、肾功、糖化血红蛋白等理化指标。

2.2调查方法

在经过培训的糖尿病专科医生协助下,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如遇身体不适等原因不能自填的,由医生采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并逐条检查问卷,确认资料合格,当场收回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饮食控制情况等。同时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中医辨证分型由具有主治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根据症舌脉确定。2.3

评分及其标准

SF-36量表包括8个维度,分为躯体功能、躯体

表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QOL各维度的得分阳

虚组与阴虚组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阳虚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的得分较阴虚组患者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力的下降更为明显,与阴虚组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的显著性(P<0.01);阴虚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得分较阳虚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的两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3.3

偏阳虚组与偏阴虚组各生化指标比较见表2。

表2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阴虚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均高于阳虚组,阴虚组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低于阳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阳虚组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阴虚组,差异有明显的显著性(P<0.01);阳虚组血肌酐水平高于阴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阳虚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阴虚组,差异有明显的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高

角色、躯体疼痛 …… 此处隐藏:2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阴阳平衡理论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_杨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