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交际中能代替语言交际而处于主导地位,讨论的目的是正确地认识它,让人们在交际中不忽视它,轻视它,从而更好地运用它辅助语言交际。要知道语言交际虽然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但它无法孤立运行,始终伴随着各种非语言的交际方式,相互结合,综合运用,才能取得交际的最佳效果。
!"从可信度来看,非语言交际的可信度更高。不难发现,语言交际是容易控制和掩饰真情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书面语,它有较多的斟酌和修改时间,因而可信度最低。非语言行为除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以外,一般最不能有意识控制,有时甚至完全处于无意识之中,如害羞时满脸通红,害怕时脸色苍白,手脚发抖等,所以非语言行为相对来说更真实,传递的信息也更可靠,难怪在西方,这些方面已成为机械或人工测慌的观察对象。
[#]
格,晚辈在长辈面前,下级在上级面前是欠身而坐,以示礼貌。究其原因,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封建历史的国家,由于封建社会一贯实行人治,以皇权为至高无上的顶点形成了一个人治的金字塔,即君臣父子,辅之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形成了中国人在非语言交际中上下分明、等级森严的交际规范,因而在坐姿上就没有西方英语国家那样随便。又如在眼部动作上,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总是避免直视对方;而美国文化要求人们直视对方的眼睛,他们认为缺乏目光交流是缺乏诚意、为人不诚实、蔑视、冷淡、内疚或虚伪的表现,因而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
[2]
“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眼睛的人”。
在空间距离上,英语国家的人不仅要求自身的完整不受侵犯,还要求身体周围有几英寸的空间供自由活动。在英语$"从持续性上看,非语言交际是连续不断的。
语言交际在讲话的时候进行,在停止讲话的时候中断,它是非连续性的;非语言交际是连续不断的。例如:在喧闹的课堂上老师说:“不要讲话!”,语言交际结束了但眼神交流还在继续,这种非语言同样传递着保持安静的信息。此外,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并非生而知之。非语言交际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但有些也是后天习得的。
(二)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相似性
%"两者都用一定的符号传递信息。
语言交际用口语、书面语两种符号形式来表达内容;非语言交际则通过手势、动作、副语言等形式来传递信息。在日本,人们见面时可用语言交际“&’()*’+,+’-)*./)0.”也可用非语言交际相互鞠躬来传达彼此的友好问候。在中国,称赞一个人时可用语言交际“你真棒!”,也可用竖起大拇指握拳的非语言交际来表示赞许。
#"个体差异性。
无论是语言交际还是非语言交际,它们都是通过个人来表现的。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两种交际形式也会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这正如我们看不到世界上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在中国,表示羞涩时,女性往往脸红伴之以含蓄的微笑,且会用手轻轻揉弄自己的服饰;男性则只是脸红且含蓄地微笑。又如,同样表示内心喜悦的笑,女性往往用手捂住口,做到笑不露齿,而男性则很少有这个动作。
!"文化差异性。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都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要解释它们特定的内涵则必须到相应的文化背景中寻找。南美等地的国家,人们交谈时双方距离较近,身体接触较多;而北美和北欧的部分国家,人们交谈时距离较远,体触较少。究其背后的根源,因为南美等国是直接性较强的文化群体,即“高接触文化”,北美和北欧等国却恰恰与之相反,被称为“低接触
文化”群体。[1]
由此可以想见,当一个南美国家的人与北美国家
的人交谈时,双方会是处于一种怎样的境地之中?
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性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显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也不例外。只有把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进行比较,弄清非语言行为背后的文化差异我们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不同民族的非语言行为反映了各自深厚的文化根源。以坐姿为例,在中国要求严
11
国家,一个人在写东西时,另一个人决不会走上前去看他在写什么;在电影院,人们不会把头靠在前排的坐位背上,更不会把头靠在左右人的身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也不会有人凑过去看别人正在看的报纸,杂志;在中国可大不一样,中国人对空间距离的要求不像英语国家的人那样敏感。在电影院,把头倚在前排的靠背上并不少见;在长途汽车或火车上,打瞌睡的人可以把头靠在左右同位的人肩上;凑过去看他人
正在看的报纸或看别人正在写的东西都习以为常[2]。中英
的悬殊差异还表现在受到冲撞、被人踩了脚或受到推挤时的反应上。英语国家的人总是避免与人碰撞,一旦受到了别人的推挤或冲撞他们则反应强烈,如果与人触碰实属难免,他们也表示歉意,认为别人也会道歉的;中国人遇到此种情况时也一样感到不高兴但常常能容忍不理,认为人多而在所难免。布罗斯纳安将两个民族对空间距离要求的差异性概括为中国文化的聚拢性与英语国家文化的离散性之别。据布罗斯纳安粗略统计,英语国家的人口只占中国人的%3!,所
占领土却等于中国的!倍
[#]
。第一次到中国的英语国家的人总有喘不过气的感觉,而第一次到英语国家的中国人会因地域空旷、人口稀少产生一种被隔离的孤独感,正因为习惯了彼此的生活空间环境,因而两个民族才会在空间距离上表现出迥异。
在从容易引起文化冲突及西方学者乐于评论和研究的沉默问题来看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性。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对无声的描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国人确实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己见;可以是附和众议,也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恰到好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因此有人称它为“默语”,认为其是超越语
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传换方式。[#]
在日本,沉默也被看作是
一种交流的手段。日本人可以长时间不说话地坐在一起而不会感到不舒服,但对欧洲人而言,长时间的沉默会让人感到不安和尴尬。日本人的沉默让欧洲人感到可怕,而欧洲人
则常常被日本人批评为喋喋不休。[%4]这恰好表现了东西方
文化对待沉默的差异。在东方文化中,对于寂静和沉默给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则给予了更多的消极意义,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何西方有的学者将他们所认为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