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4
化学教学2007年,第2期
量的单位。”引导学生知道“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并且指出“物质的量”是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
苏教版从学科知识和研究的角度入手,把定量与转化条件并列为物质转化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并指出“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的集合体”,告诉了学生“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
《课标》要求教学要贴近生活,要从问题入手。从以上的比较和分析中我们认为,两种版本的教材为教师运用探究方式开展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支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认知结构改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内在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机械地搬到记忆当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即利用相似联想,帮助学生由原有的知识去吸收、消化新的知识,产生“同化”的过程。课程标准中也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脑中的知识经验,既包括陈述性知识,又包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新知识的学习会在数量上丰富认知结构。反之,如果学习者头脑中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新知识将难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学习就会出现困难。从组织上看,认知结构是一系列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整合成的一种网络结构,是知识经验的组织化和层次化程度的表现。人们对新信息的整合主要决定于其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层次。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应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从这个层面上看人教版更能引导学生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而直接显现概念,用大段的文字讲解则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和学习。尤其是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抽象的、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的概念。
另外,这部分在细节上人教版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例如1、人教版旧教材(2002年版)与苏教版中均是1mol微粒含有约6.02×1023个微粒,而在现人教版中却是1mol微粒含有6.02×1023个微粒,其中少了一个“约”字,成了确数,是否加上“约”字,作为概数更为严谨与妥当。2、微观粒子称为“微粒”还是“粒子”,两套教材也不一致。《课标》与苏教版均称为“微粒”,而人教版称为“粒子”,是否与《课标》统一称为"微粒"更为清晰,更有利于
2.2正文比较:解决问题
正文部分,人教版先由表格入手:
H2O
1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Al
-23
2.990×10g
18
4.485×10g
-23
学生清楚理解概念,为接受其它新的知识打好基础。这些都值得商榷。
27
2.3
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18g水、27g铝所含的粒子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得出6.02×1023这个数值,并告知学生“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构成的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约是6.02×”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然后1023。指出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并在教材旁边注解“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最早提出分子的概念。”
苏教版是通过陈述的方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
结论比较:归纳概括
苏教版中每一个公式都是在经过必要的引导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的。比如“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教材先以例“483gNa2SO4 10H2O中所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含水分子的数目是多少?”示意了这三者的关系,作出规范的解答,然后又在[问题解决]栏目中给了四道填空题,让学生有自己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习题的难度大大低于例题的难度,经过学生自己的计算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了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苏教版通过习题加归纳的总结,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乐趣,是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指导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可以不断激发、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人教版中所有的公式还是沿用旧教材的方式,
0.012kgC-12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集合体为
”1mol。
《课标》中要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特征是:从内容上看,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