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3计算机组成原理-3-2-ALU

时间:2025-04-22   来源:未知    
字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

3.2

算术逻辑运算部件

本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何以加法器为基础, 如何以加法器为基础,实现各种 运算处理。 运算处理。 解决思路: 解决思路: 复杂运算 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在加法器的基础上, 在加法器的基础上,增加移位传送 功能,并选择输入控制条件。 功能,并选择输入控制条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

3.2.1 加法单元 1. 加法单元的输入和输出(本位进位) 本位进位) Ci一个输入为1时 一个输入为 时, 1,Ci为 ∑i为1,Ci为0 ; 加法单元 i 两个输入为1时 两个输入为 时, ∑i为0,Ci为1 , 为 ; Ai Bi Ci-1 三个输入为 时, 三个输入为1时 ∑ , 为 本位操作数) 低位进位) (本位操作数) (低位进位) i为1,Ci为1 。

(本位和) 本位和) ∑i

计算机组成原理

2. 全加器 (1)逻辑一 )∑i = (Ai + Bi) + Ci-1 Ci = AiBi + (Ai + Bi)Ci-1 Ci ∑i

·

Ai Bi

Ci-1

计算机组成原理

(2)逻辑二 )∑i = (Ai + Bi) + Ci-1 Ci = Ai + Bi + (Ai + Bi)Ci-1 Ci ∑i Ai Bi

Ai Bi

Ci-1

计算机组成原理

3.2.2 并行加法器与进位链逻辑 1.并行加法器 并行加法器 (1)特点:各位同时相加。 )特点:各位同时相加。 位数相加。 例. 8位数相加。 位数相加1 0

∑8 A8 B81 0

1

0

∑7 A7 B71 0

1

1

0

∑2 A2 B21 0

1

0

∑1 A1 B11 0

1

C0

(2)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 ) 进位信号的传递

计算机组成原理

2. 并行加法器的进位链 (1)进位链的基本逻辑关系 )Ci = AiBi + (Ai + Bi)Ci-1 = AiBi + (Ai + Bi)Ci-1 或 Ci = AiBi + (Ai + Bi)Ci-1

令 Gi = AiBi 所以 Ci = Gi + Pi Ci-1本地进位、 本地进位、绝对进位

进位产生函数

Pi = Ai + Bi = Ai + Bi = Ai + Bi进位传递函数 进位条件) (进位条件)

条件进位、 条件进位、传递进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

(2)串行进位 ) 特点:进位信号逐位形成。 特点:进位信号逐位形成。设n位加法器 位加法器

1)逻辑式 )

C1 = G1 + P1C0 C2 = G2 + P2C1 Cn = Gn + PnCn-1

2)结构举例 )

Gi

Pi

C2 G2 P2 C1

G1 P1 C0

Ai Bi

Ai Bi

计算机组成原理

(3)并行进位 ) 特点:各位进位信号同时形成。 特点:各位进位信号同时形成。设n位加法器 位加法器

1)逻辑式 )C1 = G1 + P1C0 C2 = G2 + P2C1 = G2 + P2G1 + P2P1C0 Cn = Gn + PnCn-1 = Gn + PnGn-1 + …+ PnPn-1…P2P1C0n+1项

计算机组成原理

2)结构举例 )C2 C1

C0 G2 P2 Gi G1 P1 Pi

⊕Ai Bi Ai Bi

计算机组成原理

(4)组内并行、组间并行 )组内并行、 位加法器, 位一组 分为4组 位一组, 设16位加法器,4位一组,分为 组: 位加法器C16 ~ C13 C12 ~ C9 C8 ~ C5 C4 ~ C1

4位 位 第4组 组

4位 位 第3组 组

4位 位 第2组 组

4位 位 第1组 组

C0

分级(两级) 分级(两级)同时进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

1)第1组进位逻辑式 ) 组进位逻辑式组内: 组内: C1 = G1 + P1C0 C2 = G2 + P2G1 + P2P1C0 C3 = G3 + P3G2 + P3P2G1 + P3P2P1C0 GI 组间: 组间: C4 = G

4 + P4G3 + P4P3G2 + P4P3P2G1 + P4P3P2P1C0 PI 所以 CI = GI + PIC0

计算机组成原理

2)第2组进位逻辑式 ) 组进位逻辑式组内: 组内: C5 = G5 + P5CI C6 = G6 + P6G5 + P6P5CI C7 = G7 + P7G6 + P7P6G5 + P7P6P5CIGⅡ 组间: 组间: C8 = G8 + P8G7 + P8P7G6 + P8P7P6G5 + P8P7P6P5CI PⅡ

所以 CⅡ = GⅡ + PⅡCI

计算机组成原理

3)第3组进位逻辑式 ) 组进位逻辑式组内: 组内: C9 = G9 + P9CⅡ C10 = G10 + P10G9 + P10P9CⅡ C11 = G11 + P11G10 + P11P10G9 + P11P10P9CⅡGⅢ 组间: 组间: C12 = G12 + P12G11 + P12P11G10 + P12P11P10G9 + P12P11P10P9CⅡ

所以 CⅢ = GⅢ + PⅢ CⅡ

PⅢ

计算机组成原理

4)第4组进位逻辑式 ) 组进位逻辑式组内: 组内: C13 = G13 + P13CⅢ C14 = G14 + P14G13 + P14P13CⅢ C15 = G15 + P15G14 + P15P14G13 + P15P14P13CⅢGⅣ 组间: 组间: C16 = G16 + P16G15 + P16P15G14 + P16P15P14G13 + P16P15P14P13CⅢ PⅣ

所以 CⅣ = GⅣ + PⅣCⅢ

计算机组成原理

5)各组间进位逻辑 )CI = GI + PIC0 CⅡ = GⅡ + PⅡCI = GⅡ + PⅡGI + PⅡPIC0 CⅢ = GⅢ + PⅢ CⅡ = GⅢ + PⅢ GⅡ + PⅢ PⅡGI + PⅢ PⅡPIC0 CⅣ = GⅣ + PⅣCⅢ = GⅣ + PⅣ GⅢ + PⅣPⅢ GⅡ + PⅣ PⅢ PⅡGI + PⅣPⅢ PⅡPIC0

计算机组成原理

6)结构示意 )CⅣ GⅣ

组间进位链PⅣ CⅢ GⅢ PⅢ CⅡ GⅡ C15 ~ 13 C11 ~ 9 CI GI PⅡ C7 ~ 5 PI C3 ~ 1

Co

∑16 ~13A16 . . . . A13 B16 . . . . B13

∑12 ~ 9A12 . . . . A9 B12 . . . . B9

∑8 ~ 5A8. . . . A5 B8 . . . . B5

∑4 ~ 1A4 . . . . A1 B4 . . . . B1

7)进位传递过程 )GⅣ、PⅣ….GI、PI、C3 ~ 1 . 、 Ai、Bi、C0 CⅣ 、 CⅢ 、 CⅡ 、 CI C15 ~ 13、C11 ~ 9、C7 ~ 5 、 、

…… 此处隐藏:85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3计算机组成原理-3-2-ALU.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