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Router)/交换机(Switch)都运行IOS; 路由器(Router)/交换机(Switch)就是计算机; 路由器可以进行数据包的路由(L3),按照数据包的L3包头进行转发,实现不同网络的数据路由;
在网络中使用路由器(router)的优点: 它们默认是不会转发广播的;
它们可以基于协议层L3(Network layer)来对网络进行过滤。
在网络中使用交换机(switch)的优点:
能提高LAN的性能,提供给用户更多的带宽。
网桥(bridge):
Bridges在某种意义上等同Switch,它们都可以分割冲突域():1个端口即为1个冲突域(它们仍然处在一个广播域,分割广播域的任务一般由router完成);但是Bridge一般只有2~4个端口而Switch可以拥有多达上百个端口所以渐渐被淘汰;
OSI的产生:
早期各个网络厂商拥有私有网络,不便于同其他厂商的网络进行通讯;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ISO组织创建了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分层,但是它仍然只是个参考模型而非物理模型;
OSI参考模型分层化的优点:允许多厂家共同发展网络标准化组件;允许不同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相互通信;防止其中某层的变化影响到其他层牵制整个模型。
OSI的参考模型:
L7-L5被统称为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s),详分三层: L7应用层(Application):提供用户接口也就是完成应用程序的使用; L6表示层(Presentation):按照应用层的要求进行压缩、加密、翻译等操作;
L5会话层(Session):应用程序间的终端连接和会话建立和控制,分隔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
L5-L1被统称为数据传输层(Data Flow Layers),详分四层: L4传输层(Transport):数据间的传输End-To-End connections,还负责在传输前的数据纠错;
L3网络层(Network):网络间的协商,用于路由器间的路由选择; L2链路层(Data Link):路由协议的建立(根据MAC地址),实行错误检测但是不负责更正;
L1物理层(PhySical):设备的物理链路连接。
OSI的封装:
L7应用层(Application):在数据(Data)前加L7 HDR(APDU); L6表示层(Presentation):再在前加L6 HDR(PPDU); L5会话层(Session):再在前加L5 HDR(SPDU); L4传输层(Transport):再在前加L4 HDR(Segment); L3网络层(Network):再在前加L3 HDR(Packet);
L2链路层(Data Link):再在前加L2 HDR(Frame);后加信息终止符F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