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气氛,我是这样导入的:进行一个歌曲接唱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用的歌曲分别为《夫妻双双把家还》、《刘海砍樵》、《谁说女子不如男》等三首,并提出问题:这三首歌曲有何共同特点?都分属于哪一种戏曲种类?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一一讲授《梨园百花》一课中的湖南本土戏种花鼓戏。
新课讲授第一大部分即介绍花鼓戏:
讲授角色特点部分:这一部分如果按口头描述的方式,学生无从想象,用提供常规插图的方式,学生的感受、体验不够深刻,而且会变成以我为主体的教学,这也是违背新课标原则的。所以我选择插入《补缸》和《刘海砍樵》两段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视频中出现的角色是哪种行当,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从而引出花鼓戏中常出现的小生、小旦、小丑并总结出是以这“三小”为主要角色扮演。这两个视频资源都是从优酷网上下载而来,由于下载下来文件格式问题常不能插入到PPT 中,故我都会把文件运用了格式工厂转换成WMV格式,这种格式插入到PPT中是都可以的。那由于文件时间太长运用windows movie maker来进行视频剪辑。
讲授伴奏乐器部分:这一部分给学生看乐器图片(琵琶、竹笛、锣、唢呐、鼓等),看他们都认识哪一些。而学生看到大筒的图片常会误认为是二胡,那就通过图片的对比讲解、音频和视频文件的对比欣赏让学生清楚的辨析出大筒与二胡的区别,并了解大筒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音频文件的剪辑我用的Adobe auditi on 3.0 这一软件剪辑,视频文件就是把文件运用格式工厂这一软件转换成WMV格式,再运用windows move maker剪辑。
讲授演唱语言特点部分:湖南花鼓戏的演唱语言是其极富特色的一方面,如果用传统的方式灌输性的教学,即不符合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学生无法从体验中深刻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我进行了一个长沙话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先来讲长沙话:“快点咯,快来咯,车子要开啦” !然后,师生共同配合来给这句话找音符,再老师唱旋律,学生找童谣《月亮粑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长沙人讲话像唱歌的感觉,这时,老师再提出:湖南花鼓戏就来自我们的生活,源自民歌小调,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并节选了一句《手拉风箱呼呼响》的唱句让学生感受的同时,也为之后的教学做了铺垫。通过以上的体验,再提出湖南花鼓戏的演唱语言有何特点,学生即能答出:以湖南地方方言为演唱语言。这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更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很多音乐老师都会遇到不会打谱的问题,我并没有运用打谱软件,用的是很原始的办法,打数字上去。那横线、附点、曲线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