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探讨的文献综述 (2)
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的探讨的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阐述
内控制度的理论被人们所熟知是源于1992年COSO报告,报告中指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涵盖财务报告,经营业务及遵纪守法三方面。但是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1]认为虽然COSO 报告在内部控制领域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 并且得到理论学者和实务应用者以及相关立法者的普遍认同, 但这种全口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却未能在实践操作中形成一致标准流程。由此可以认为COSO框架下的内控制度更多是一种参考价值, 而并未体现其应用价值。但是随着美国安然事件发生,震撼世界的美国SOX 法案诞生。这一法案就像警钟鸣响告知企业应该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及管理,并且使得内控制度上升到法律应用的阶段。从此以后内控制度这一词汇便被各界人士所讨论,也引来诸多学者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而我国也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对于内控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于2008年及2010 年由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企业内控制度的条例及指引,从而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但是很多企业在内控方面还是有待完善,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更应该引起关注。
二、国内外应收账款内控控制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应收账款的内控制的研究
1、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的内控制度涉及多种环节多种方面,但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却是被众多学者所争相探讨的额一个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间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作为一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组织,要想在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而不被市场所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产品和采取新的销售政策。于是应收账款俨然成为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张铁铸和周红[2]指出在2006年底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14.89%, 占总资产的7.61%,且呈逐年增长势头。尤其在目前这样一个产品过剩的生产时代里,企业纷纷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赊销政策作为吸引客户、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但是严飞[3]认为这些方式手段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经营效果,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内控管理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这句话便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企业也陷入销售与回款两难的困境。郭淑芬[4]也认为正因为应收账款的特殊性以及对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后果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很深的财务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