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此图示部分全为夜,且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则此图表示的就是西半球。而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向东至20°W之间,故此图中最西、东的两条经线分别是160°E和20°W。由于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平分夜半球,则此图中中间的一条经线此刻是0时,经度为110°W,可计算出70°E此时为12时,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东经70°。此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故太阳直射赤道,则此日应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及此日地球所处的公转位置判断,该日应是9月23日前后。
【答案】 7.A 8.C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9~10题。
9.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解析】 由“南至”“春分”“北至”“秋分”以及“急”“损”“迟”“舒”“中”可知,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由于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答案】 9.B 10.C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道,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回答11~13题。
[来源:]
11.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为( ) A.②—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