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心理学复习题(10)

发布时间:2021-06-07   来源:未知    
字号: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一般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如学生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物和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都有了较好的了解和理解,就表明他们的道德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4.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5.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6.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7.皮亚杰采用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具体有: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

8.柯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品德心理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第一,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为定向阶段;第二,习俗水平,包括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和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阶段;第三,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和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阶段。

9.艾森伯格及其合作者利用亲社会两难故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归纳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五个阶段:享乐主义的推理、需要取向的推理、赞许和人际取向的推理、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和深度内化推理。

10.品德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都会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11.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进行。有时可从提高道德认识做起,有时可从激发道德情感入手,有时可以从培养道德行为和习惯开始。但是,只有在这些基本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得较为完好。

12.学生的品行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要求或犯有较为严重的道德过错。学生品行不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有:攻击、逃学、迷恋游戏机、赌博等,针对具体行为可以采取不同的转化与矫正的方法。

13.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方面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来寻找原因,而主观方面则主要因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道德情感或情感异常,明显的意志薄弱与畸形的意志发展,由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14.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1.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第一,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第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第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第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第二,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

心理学复习题(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