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多源数据集成结构示意图
3.2 通过GIS技术实现大范围流域的虚拟场景的安全监控 目前大量的水利工程都是跨流域,大范围的大型工程,整个工程的管理范围绵延几百公里,甚至横跨不同的省市,这样就客观上要求在长期的运行管理中尽可能减少现场运管人员,传统的管理系统只能将监测数据平面的显示出来,无法让用户感受到实际的地理场景。通过GIS建立地理地图,可以让用户在地图上进行安全监控,带给用户身临现场的真实体验。如图2所示。
图2 GIS综合监控图
3.3 通过GIS技术实现空间分布上的水质监控和数据分析 水利工程同时也是环境工程,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不断的受到污染,水质状况越来越被人民群众所关注 ,对水质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成为水利信息化管理的一个日常重要工作, 只有掌握瞬时变化的水质信息,才能对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和有效监督,才有可能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 传统的水质监控只能是单纯的监测水质环境,数据都是以数字的方式表现,水质状况的分析和预测成为一个信息孤岛,无法同地理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联系。特别是关系到城市供水的水利工程,一旦发生水
体污染,在应对时需要了解当前城市的人口
分布,需水分布,城市供水管网分布等大量跟GIS有关的信息。需要了解水质污染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 运用GIS对水质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合理地选择出那些能代表水质总体状况的站点,进行自动实时的监测。不同的水污染类型(主要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泥沙污染、石油污染和废水污染及热污染和固体漂浮物污染等)的反射率等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在遥感影像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结合GIS的空间数据和GPS的定位数据进行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可以快速地获取水污染的类型、地点及其污染范围,并以专题图的形式直观生动的表现在用户面前,同时结合地理地质信息,人文信息,供水信息和其他相关环境因素,形成综合信息圈,为应对水污染的突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
3.4 通过GIS模拟和监控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的优化管理 水资源调度涉及到大量的空间特征信息,GIS是空间型的信息系统,能很好的处理各类空间特征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的估算,监控和计算降雨量分布,并结合估算的水资源的分布及供求量情况,将GIS与水资源调度模型集成,直观演示调水过程,模拟不同的水调方案,实现调度管理的可视化,更好的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 水资源调度过程主要分为3大部分,前期预测和调水模型推演,调水过程监控,后期统计分析,这3步骤中GIS技术都将发挥主要作用。 在调水之前通过GIS地图的形式显示目前流域中的工程安全状况,有异常情况需要在地图上显注的标识出来。能查询该地域监控设备的信息和维修记录。 通过GIS地图展示当前水资源分布,结合用水单位的需水情况,通过不同的调水模型进行模拟推演,最终确定最佳的调水方案,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