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重新定位的分析
72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2005年
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仍然是银行的基本客户群,但不再是单一客户群,同时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必然向市场化的现代“银企”关系发展。第二,尽管民营企业发展还未进入完全成熟的阶段,但它们正在成为银行可预见的一个潜质最大与商机无限的客户群,尤其是那些信誉良好、成长性强、财务管理完善和公司治理结构较
为成熟的民营企业。第三“,三资”企业(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已超过50%以上,它们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已经从“外币”业务需求向人民币业务需求、从单项业务需求向全方位服务需求发展。这是银行一个迅速发展壮大并能有效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客户群。第四,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全面小康阶段,日益膨胀,的显现。多,更是为银行业务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忽视或者失去如此庞大与丰富的客户群,即等于银行失去零售业务市场与产品开发的拓展空间。面对多元化市场主体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对先前的市场定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目前银行业态的发展与变化来看,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发展与完善以及银行市场根据我国加入WTO承诺的全面开放,银行业态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有目共睹并能够形成共识的变化与趋势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与开放,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及其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巩固其原有经营规模与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正逐步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按照完全市场化的要求来建立经营管理体制,凭借先前国有银行所拥有的地位与资源和新增的经济实力与优势,积极朝着国际性大银行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在进一步完善其经营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正大踏步地向全国性商业银行发展并努力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有效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变化,正在大规模的进行相互间的重组
与兼并,同时还在引进内资的或者外资的战略投资者或战略合作者上下工夫,积极地向跨地区、跨区域经营的方向发展并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外资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体制基本适应了我国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从目前的运行态势来看,它们在巩固外汇业务市场份额、拓展人民币业务市场份额、增设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和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扩张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对民营经济发展与个人消费变化所产生的银行业务市场需求的争夺更是令其竞争对手倍感压力。
其次,虽然目前我国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但我国金融业全面“混业经营”的时代已经开始或者即将到来。所谓“混业经营”、证券、保险:或者“金;二是以金融控股集团或者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控制各类金融机构并经营各类金融业务;三是“分业经营”的各类金融机构相互代理各类金融业务或者相互授权经营特定的金融业务。从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商业银行采用第三类模式来拓展其业务空间已经相当普遍;而金融控股集团或者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已经存在,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成果就是最好的实证;至于商业银行向“全能型银行”转变的进程也可以认为已经开始,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政策措施的出台就能说明问题。在“混业经营”时代,银行业态必将发生裂变。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经济实力、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肯定能获得更大的业务拓展空间;中型商业银行在能够“做大”与“做强”的前提下,业务发展空间能得到一定的拓展,但必须在“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间进行选择,并且没有能力经营所有的金融业务;小型商业银行则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惟有遵循“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经营管理原则方能生存与发展,但在进行有效的联合、重组与兼并后也能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提速,我国商业银行在具体银行业务经营方面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可以较为准确预见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赢利模式改变。银行不再单纯的依赖传统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