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 ▲ , ▲ ……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⑧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⑨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17.对本文内容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首先以黄山松的分布和山上有名气的松树作铺垫,把读者视点引向“黄山绝壁松”。
B.描写绝壁松生长环境情状,突显绝壁松的顽强生命力并引出对其原因的思考。
C.通过对绝壁松浩荡博大的生命境界和伤残形态的细节描写来展示它独特的缺撼美。
D.最后以盛赞黄山绝壁松为“黄山的灵魂”来结束全文,呼应开头,突出黄山绝壁松的品格和精神。
18.本文写的是黄山绝壁松,第⑥段为何花费笔墨写山谷中的松树?(3分)
19.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
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20.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第⑦段横线处续写两种人。(2分)
21.文中的黄山绝壁松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