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地震成因新机制-----宇宙大爆炸批判(2)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2、大爆炸理论不能解释星系的形成

首先,大爆炸理论不能解释原子的形成。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即能量产生于大爆炸的瞬间,此后不生不灭,随着时空的膨胀,物质散开,温度下降,元素,原子,分子依次形成,今天看到的星系是由大爆炸后的高度均匀高度热平衡的不结团物质在自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地绝热压缩而成的结团物质。这就是说,尽管空间在膨胀,但组成星系的物质散开后又重新被绝热压缩,物质的温度也必然随之回升。按照大爆炸理论的计算,大爆炸后一年时宇宙介质的温度为100电子伏特[1],而密度为10 7千克/米3,远小于今天的天体即压缩后的物质的密度,这意味着今天宇宙里物质的温度不低于100电子伏特,在这样的温度下,别说原子就是普通的元素也不能存在,所谓大爆炸后宇宙温度下降原子形成的机制实际上是不能成立的。

其次,大爆炸理论给出的星系形成图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按照大爆炸理论,各种粒子从大爆炸后的高度无序即高度均匀高度热平衡状态,逐渐结合,最终成为有共动速度的天体和星系,显然这是一个从无序的热运动到有序的机悈运动的演变过程,因而是一个熵减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禁止的,自然界里不会真实发生。

其三,大爆炸理论对宇宙里氢氦丰度的预言不能成立。按照大爆炸理论,在核形成时,宇宙里的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等粒子在弱作用下频繁地发生核反应,热平衡时满足玻耳茨曼统计律,按照当时的温度,算出此时的中子数和质子数密度之比为7:1,由此预言了宇宙里的氢氦丰度,与今天的观测吻合,但问题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地利用玻耳茨曼统计律算出的当时的电子数密度要比质子数密度大的多,因为电子质量比质子小得多,而今天观测显示宇宙里的物质呈中性,即质子数与电子数大致相等,理论计算与观测明显不合,物理定律又不可选择性地运用,这表明所谓的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之间的热平衡反应过程在宇宙里根本就不曾真正发生,不过是想当然而已,大爆炸理论对宇宙里氢氦丰度的预言牵强附会,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其四,大爆炸理论没有解决宇宙的起源问题。因为它没有说清大爆炸奇点是从何而来的,而奇点就是最初的宇宙。至于电子、中子及质子等基本实物粒子是如何产生的,大爆炸理论只是含糊地说这些粒子在大爆炸后不久开始出现的,却不能给出它们形成的具体细节。如果说这些粒子与其反粒子同时在大爆炸后成对产生的-----当然也会成对湮灭,那么现实中的反粒子为何如此之少呢,大爆炸理论无法解释。

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不是大爆炸的产物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特征是黑体谱,大爆炸理论并不能说明辐射源是如何具备黑体特征的。无论说早期宇宙高度均匀也好,高度热平衡也好,都不表明它一定具有黑体性能,因为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物体不见得有黑体谱,热平衡状态只是辐射源具备黑体谱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太阳处于热平衡状态,但太阳光谱不具有黑体谱。

大爆炸理论认为微波背景光子是由所谓的最后散射面上的物质散射出来的[1],这就是说说背景光子携带的信息反映的只能是这个球面上(我们在球心)的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分布情况,不同频率的背景光子密度各向起伏应该是一样的,但是背景光子的另一个重要的观测特

[2]征是,频率愈低的背景光子其密度各向起伏愈小,即频率愈低的背景光子密度随方向改变

愈不明显, 这表明我们测到的背景光子不是来自于同一个球面,大爆炸理论给出的微波背景辐射机制不能成立。

事实上,我们今天测到的背景辐射不过是极远的、距离我们不同的、不可分辨距离的各种星体发出的光子红移后在我们的仪器上的综合效应而已。极远的星体组成无限深的稀薄气体,相当于一空腔,射进去的任何光子都不将出来,因此具有黑体特征,从其发出的光子自然呈黑体谱。频率愈低的背景光子,红移愈高,其发射源愈远,发出的时间愈早,体现的

地震成因新机制-----宇宙大爆炸批判(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