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加速度比今天的小,地球的体积在增大的同时,质量也增大了。我们知道地震的一大特征就是断裂,这正是地球增大的表象,而非什么板块的撞击。把地震说成是板块的撞击纯属想当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几十亿年的演化结果使各部分之间彼此保持相互平衡状态,根本不会存在结二连三的似乎一此比一此更大的撞击,那种把地震建立在板块学说之上的理论,永远弄不清地震是怎么回事。
宇宙射线是高速质子流和其它少量粒子流,没有特定方向,强度不随时间变化,表明宇宙射线不是从某个天体发出的,而是就在宇宙空间产生的,由于宇宙物质是中性的,所以刚出现的粒子也一定是中性的,中子生成后很快衰变成了质子和电子,所以射线中没有中子。如果宇宙射线来自天体,不可能偶而只来一个粒子,其能量之高也不是天体上的核反应所实现了的,丁肇中搞多年观察,找不到宇宙射线的来源,于是就说宇宙射线来自暗物质,与这里所说的在宇宙空间里产生本质上是一样的。
9、时空无限性对宇宙膨胀所给予的限制
宇宙的膨胀和收缩循环交替进行是时空无限性的必然要求,只膨胀或只收缩的宇宙不能存在于无限时空中,因为对于无限的时空来说不缺少做任何事情的时间,它已经历了无限长的时间。在无限时空,只膨胀或只收缩的宇宙早已膨胀或收缩到了极端,宇宙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的,这就是说,如果宇宙膨胀的最终结果是分崩离析的,那么在无限时空中这种结果早已出现,不需要等到今天或以后出现。膨胀和收缩交替进行要求膨胀过程是减速的,收缩过程是加速的。因此加速膨胀的宇宙也不能存在于无限的时空中。目前一些人说宇宙正在作加速膨胀,显然是理论计算的错误。为了使人相信宇宙是加速膨胀的,他们说成是观测的结果,这是误导。其实能直接观测的只是天体的距离和红移,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结论是把观测到的距离和红移等数据代入宇宙学方程推算出来的,即推算出宇宙膨胀因子为负值,宇宙膨胀的加速度目前还不能直接测量,能测量到的距离和红移也是同一时刻的[6],不能用来决定同一星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家,获奖原因写到“通过观察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加速膨胀”,其实他们工作的真正价值在于测量到了大量星体的距离和红移等数据,而不是发现宇宙加速膨胀,宇宙加速膨胀只是这些数据代入现有标准模型推算的结果,方程有误,结论出错就是必然的了,把同样的数据代入修正后的宇宙学方程仍得出宇宙是减速膨胀的结论,见文献[4]。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宇宙加速膨胀是怎么回事,人云也云,跟着炒作宇宙是加速膨胀的,只能起到以讹传讹的作用,于科学无益。
10、推广到微观和宇观能量不再严格守恒
任何物理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能量守恒定律即质量守恒定律也不例外。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总结宏观物理现象得出来的规律,适用于宏观物理现象是无疑的,但推广到微观和宇观就不再严格成立了。先看微观领域,粒子的运动不再适用轨道描述,粒子的瞬间行为呈现某种不确定形,代之以几率描述也即统计描述,波函数描述的正是粒子运动的长时间的统计行为,这意味着牛顿运动定律在微观领域不再严格成立-----否则轨道描述必然适用,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动能定律即粒子动能的改变等于外界对粒子所作的功也不再严格成立,换句话说就是一粒子动能的增加未必同时等于另一体系能量的减少,能量守恒定律在微观领域已不再严格成立,正因如此才有了量子力学的诞生。事实上,时间能量测不准关系本身已告诉我们既使处于同一状态的粒子其能量也有一个可能的分布范围,而不是取唯一值,这完全可以解释作能量不守恒现象。所谓定态即能量取确定值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自然界不会真正存在,因为没有永远不变的状态。应注意的是,量子力学中扩大了守恒量的概念,把平均值不变的量称作守恒量,而不强调时时刻刻都保持不变,正是这一修改使能量守恒定律得以继续,但人们应清醒量子意义下的守恒与经典意义下的守恒是有很大不同的。
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单粒子体系与多粒子体系没有本质区别-----这是量子场论存在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