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12)

时间:2025-04-25   来源:未知    
字号:

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3、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分):
①内容型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在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综合式)和问题化策略(注重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②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③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④综合型策略(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且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
2、德育的意义:
①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②德育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③德育是实习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
、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要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①政治

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终极版)(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