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9年7月自学考试认知心理试题
系统的科学教育,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能力和其他个性品质。在学校中,正确地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四)实践活动
人的能力是在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不断向人们提出要求,被人们所接纳,就促进着能力的发展,专业性的劳动对人提出特殊要求,就发展了人的特殊能力。实践活动对能力发展的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制约着能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
三、能力与非智力因素
在人格结构中,智力以外的其他心理成分,都可以称之为非智力因素。它们对能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一)信念和能力
信念表现在人对某种事物的向往,它是建立在某种思想体系之上,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且成为他的行动指南。信念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和活动的态度,影响着对自己的要求。
(二)情感和能力
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迷恋,是能力、才干表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力的实现需要对他所选择的活动抱积极的态度。对工作有丰富的感情是发展能力所必需,没有对工作深挚的爱,是不可能完成任何事业的。
(三)意志和能力
任何人的创造活动都不能凭一时的兴趣或者一时爆发的灵感。 创造性的活动要求集中全部精力,保持经常不断地努力工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能够克服困难,保证工作的条理性和顺序性。坚定的目的性、行动的果断性、勇敢精神、自制力、顽强性、独立性是成功地完成工作所必需,也是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自我评价和能力
能力的发展还与自我评价、自我调控有关。善于自我评价才能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任何时候都不满足于自己的成绩,经常向自己提出新的、复杂的任务,对工作精益求精。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能够动员自己的内部积极性,促使自己去寻找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人形成有效率地进行活动所必需的品质和知识。这些都对显露和发展能力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