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D.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11.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B)
A.古代农业的发展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D.闭关锁国政策
12.(2016·山东聊城)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C) 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
1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D)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
14.(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B)
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
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
15.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D)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5分,17题14分,18题11分,19题15分,共55分)
16.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①丞相制度(中书省);②锦衣卫;③东厂;④雍正帝;⑤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和它们的共同作用。(6分)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2分)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2分) 闭关锁国政策;维护清朝的统治。
17.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4分)并分析其弊端。(2分)
考试内容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要求八股文(八股取士)。弊端: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2分)
现象:清朝实行文字狱。意图: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2分)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2分)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的浪潮,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右图)
材料二乾隆帝让人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在承德兴建普陀宗乘之庙。庙内安放数以万计的佛像、供器,并有几百名藏、蒙古、满族喇嘛在庙内诵经。一些信奉西藏佛教的蒙古族和藏族民众,千里迢迢到普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