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势对三一很不利,三一的股票连续几天都是绿的。二十九号,《新闻联播》播了个专访梁稳根的关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小专题,到了第二天,三一股票立马变红。
连续几天播Google如何偷税漏税,如何涉黄了,如何帮美国窃秘了,那就是想赶走了。这时候,是不是很适合打着安全、反黄、民族之类的产品出现……;播什么哪儿哪儿农村大丰收,却卖不出去,但某某村大学生就利用网络卖出去了。很可能就要出台包括资助农业交易网站之类的政策;微信收费事儿闹起来的时候,记得新闻联播经常在报道国外IM软件收费的事儿,明显就是在造势,说明政府站在运营商角度说话,想造成舆论压力。
2009年CCTV在新闻报导了移动色情问题,并大量篇幅报导手机色情对中学生的影响。其中被曝光的网站有好几个是托管于上海怒江移动机房。新闻结尾还提到,截至新闻发稿,那些网站仍然可以访问。一天后,上海怒江移动机房遭遇封网处理,大量无辜网站被牵连关闭。如果他们看新闻联播,就能早早识别出国家的政策风向标。早早进行数据备份和备用服务器的部署。
风险篇
信息的价值是和知道的人数成反比的。如果你知道某股票明天肯定一定以及确定的要涨10块钱,你肯定马上去买,这就把股票的价格推高了。知道的人太多了之后,股票今天就会涨10块,这信息也就毫无意义了。
新闻联播要跟翻墙出去看到的东西合在一起看。你经常会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新闻,这新闻没头没尾,突然间说了个事,发了个声明,然后就结束了,你可能会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也不会放在心上,就这么过去了。而如果你刚好翻墙出去看了一眼,才会突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不过,如果你只看国外的东西也不行,很偏激,说的好像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一样,要中和一下看。
问:“为什么CCAV《新闻联播》时段的广告是最贵的?”答:“因为商家都知道,爱看《新闻联播》的人是最容易受骗。
其实个人对条分缕析的研究每条新闻的背后意义这种做法不是特别感冒,因为《新闻联播》始创时候的本质是全国电视台选送的新闻节目,最近几年,才改为加入一些央视提供的个性化内容。在一开始它就不是从中央自上而下的,
兼顾工农兵学商这样的,而是地方自下而上的选送报道,现在节目改版以后就更没有什么宣教意义了。只有时政要闻还保留着之前的那些寓意。
所以我觉得对每一条新闻都仔细认真研读只是一切的开始,最终状态要做到知道什么新闻是有内涵的,什么新闻没有,知道某条新闻的来源大致应该是来自中央,部委,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