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9)

时间:2025-04-21   来源:未知    
字号:

精神分析法分析《叶普盖尼奥涅金》

金钱地位,他们还可以为自己的生计奋斗,给自己找到一个存在的借口,但是富裕的家庭背景又令他们无所追求。本身占有大量社会资源,自身没有任何作为,不仅被社会当作寄生虫,连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可耻。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多余人”,是因为他们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认为是“多余”的。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其人格中,本我和超我强烈冲突,自我渐渐迷失了,只能被动选择各种各样的逃避行为。

结语:“多余人”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相对黑暗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悲剧。人生活在社会中,个人的力量能不能摆脱外界干扰,主宰自己的命运?至少让自己不“多余”?树立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观,或是建立一种虔诚的信仰,或许能办到吧?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文集-自我与本我;(奥)弗洛伊德(Freud.S.)著;车博文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5

2、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丛书-精神分析;王宁 编.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5

3、胡云波、刘占惠.“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A].见: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6

4、于春波.浅析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特征[A].见: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52~59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