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配套学案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学习目标定位] 1.结合事例,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的概念:通常指一定的①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思维活动】
1.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一定。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⑥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⑦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⑧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分类:⑨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配套学案
4.空间分布形式:农业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为⑩岛状。 【思维活动】
2.农业区域、工业区域以及城市区域的景观特征有何不同之处?
答案 农业区域的景观特征是聚落规模较小,以平房为主,周围农田环绕,一幅田园风光;工业区域的聚落规模较大,厂房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城市区域的建筑物高大密集,人流和车流不息,经济活动繁忙。 三、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指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 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4.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 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思维活动】
3.第一产业比重小,是不是说明农业不发达?
答案 不是。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但农业发达。
探究点一 区域的主要特征
【探究活动】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配套学案
(1)甘肃省降水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特点?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甘肃省内分为几个干湿区?
(2)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 (3)干湿区的边界是明确的,还是过渡的?
答案 (1)降水的分布规律:甘肃省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东南部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以上,而西北部的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
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依据,将甘肃省自东南向西北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 (2)同一干湿区内部,降水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特征具有差异性。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那么湿润区内部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这个特定的性质是其他三个区都不具备的。 (3)干湿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其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反思归纳】 区域的主要特征
探究点二 区域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 【探究活动】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各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因素不同,各区域的空间结构不同。下面为“长江沿岸某区域图”。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配套学案
材料二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中心城市)、网络系统(交通网络等)、外围空间(相对于区域核心)三部分组成的。下图所示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
(1)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有何不同?将探究结果填入下表。
(2)答案 (1)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配套学案
(2)中期:交通线路交织成网,城市区域扩大。
晚期:交通网络稠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区域核心(中心城市)作用加强。 【反思归纳】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配套学案
1.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2.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及变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配套学案
对点训练一 区域的内涵与特征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 此处隐藏:13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