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 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会天大雨( ) (2)今亡亦死( ) (3)宜多应者( ) ...(4)旦日,卒中往往语( ) (5) 为天下唱( )(6) 广故数言欲亡( ) ......
(7)尉果笞广( ) (8)并杀两尉 ( ) (9)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上使外将兵。
(3)等死,死国可乎?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 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5.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
项燕没有死。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
准备。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
能力。
7.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9.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
里。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徒以有先生也。”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后由 汉 编订。全书共33篇,按 (体)编辑。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怫然( ) 韩傀( ǐ) 休祲( ) 缟素( ) 免冠徒跣( ) .....
4.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5.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
有先生也。
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
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8.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
的“潜台词”。
10.分析形象:结合这两段文字,谈一谈唐雎和秦王这两个人物形象。
1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12.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
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
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
不畏强暴。
13.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
好处?
14、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
要事迹。
《隆中对》
“由是诣亮,凡三往,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备由是诣亮 .
诣太守说如此 .
将军既帝室之胄 .
无丝竹之乱耳 .B.欲信大义于天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信义著于四海 .皆以美于徐公 .C
. D.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 此处隐藏:30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