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数字电路系统设计自动化-实验讲义(9)

时间:2025-04-21   来源:未知    
字号:

数字电路系统设计自动化-实验讲义

1-16)中的波形文件名是默认的(这里是D2.scf),所以直接存盘即可。 7、运行仿真器。选择MAX+plus II项及其中的仿真器Simulator选项,点击跳出的仿真器窗口(图1-17)中的Start键。图1-15是仿真运算完成后的时序波形。注意,刚进入图1-15的窗口时,应该将最下方的滑标拖向最左侧,以便可观察到初始波形。

8、观察分析波形。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信号的延时情况。图1-15右侧的竖线是测试参考线,它与鼠标箭头间的时间差显示在窗口上方的Interval小窗中。由图可见输出与输入波形间有一个小的延时量。

9、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时间延迟值,可打开MAX+plus II菜单下的“Time Analyzer”

数字电路系统设计自动化-实验讲义

进行时间分析,可得到如图1-18的分析结果界面。按下start键后即可得到分析结果。

五)、硬件测试

为在实验系统上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完成硬件测试。首先通过选择“MAX+plus II” “Compiler”菜单,进入编辑窗,然后在“Assign”项中选“Pin / Location / Chip”选项,在跳出的窗口中的Node Name项中输入引脚CLK ,这时“Pin Type”项会出现“Input”指示字,表明 CLK 的引脚性质是输入,否则将不出现此字。此时在“PIN”项内输入引脚号如“43”,再点击右下方的Add项,此引脚即设定好了;以同样方法分别锁定引脚 QOUT(图1-19),再点击上方的OK。关闭“Pin / Location / Chip”窗后,应点击编译窗的“Start”,将引脚信息编辑进去。

编程下载和硬件测试的步骤如下:

(1)选 " MAX+PLUS " 项中的“Programmer”项,跳出Programmer窗后,选Options项中的硬件设置项“Hardware Setup”,在此窗的下拉窗中选“ByteBlaster (MV)”项,点击OK即可。

(2)将实验板连接好,接好电源,点“Configure”,即进行编程下载。 下载方式设定:

选择MAX+plusII项及其中的编程器Programmer选项,跳出如图1-20左侧所示的编程器窗口,然后选择Options项的Hardware Setup硬件设置选项,其窗口如图1-20左侧所示。在其下拉菜单中选ByteBlaster(MV

)编程方式。

数字电路系统设计自动化-实验讲义

此编程方式对应计算机的并行口下载通道,“MV”是混合电压的意思,主要指对ALTERA的各类芯核电压(如5V、3.3V、2.5V与1.8V等)的FPGA/CPLD都能由此下载。此项设置只在初次装软件后第一次编程前进行,设置确定后就不必重复此设置了。 下载:

如图1-20,点击Configure键,向EPF10K10下载配置文件,如果连线无误,应出现图1-21报告配置完成的信息提示。

此时可在输入端输入1KHZ的信号,并用双踪示波器观测输入、输出端的波形,并比较其频率关系。

到此为止,完整的设计流程已经结束。VHDL文本输入的设计可参考这一

流程。

六)、设计流程归纳

图1-22所示的是利用MAX+plusII进行设计的一般流程,因此对原理图输

入设计和文本方式的硬件描述语言设计输入都能适用。

数字电路系统设计自动化-实验讲义(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