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2)

时间:2025-04-22   来源:未知    
字号:

内部银行——专业负责贸易融资的UPS金融公司。又如世界排名第一的船公司马士基也是这一业务模式的参与者,并且其也已经成为这两个超大型公司的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供应链金融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商业活动,但国内银行也已经认识到可以通过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通过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紧密合作,达到增强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最终收益的效果。深圳发展银行开创了“深发展供应链品牌”;光大银行则在汽车、钢铁等行业做得有声有色;四大银行中,中国银行则在尝试贸易链金融等。Nokia、TCL和DHL等国内外厂商都通过开展和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打开利润之源的钥匙。随着社会发展,会有更多的银行和企业投入到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之中。

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金融业务,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Allen N Berger等人最早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新的设想及框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

[2] 思想;Leora Klapper就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采用存货[3]融资模式的机理及功能进行了分析; Gonzalo Guillen

的风险模型分析,指出供应链金融依赖的风险规避机制存在失灵的可能性,需要银行与核心企业建立新型合作的关系,并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供应链金融期望实现

[9]

的作用。随后,鲍旭红进一步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在

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优势,并针对供应链金融在

[10]我国开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

但是,如何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从而有效控制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风险管理是金融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信用风险则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而且随着信用交易的扩大,信用风险越来越大。已有的研究多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模式设计与分析上展开,未能对其风险管理提出系统的评价方法。因此,从理论上提出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价的模型,将是对已有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并将对实践中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面临的现状是业务开展只有三四年,银行对于此类业务正在不断地探索之中,这就增加了信用风险评价的难度,而且目前银行在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用评价中,对于指标的选择及权重的设定完全是由专家根据以往业务经验给出,这种完全依靠专家对于业务的判断,使决策过于主观,影响对企业评价的科学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传统融资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克服了专家评价过于主观的缺点,提高评价的客观性。通过实例比较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和传统银行授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守约概率的不同,揭示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提出应加强对客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对现有信用评价体系的修正,提高其准确性。

等研究了集生产与企业融资计划于一体的短期供应链管理,提出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影响企业的运作与

[4]

资金融通,从而增加整体收益。

我国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早在1998年,任文超

[5]

等就提出物资银行的设想,将银行不动产贷款为主的信

贷模式转变为不动产贷款和动产质押贷款相结合的信贷模式。1999年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国储运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始向客户提供简单的质押融资担保服务。2000年,复旦大学朱道立教授在主持广东顺德物流基地项目时,首次提出了“融通仓”概念,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始了相关理论的研究。2002年,罗齐在“第三方物流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融通仓的概念以及融通仓获得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和成立独特的信用担保体系两种运

[6]作模式。随后,陈祥峰在“融通仓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7]

闫俊中提出了融通仓的一个理论框架和风险管理系统。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评价

在银行的传统信贷政策框架下,主要考查企业的规模实力、资产负债表、抵押物和保证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6〕95号),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应主要考察企业素质、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履约情况以及发展前景等。又如中国银行发展银行客户信用等级测评表包括:基本指标,即偿债能力状况、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发展能力状况;评议指标,即信誉状况、管理水平、经营状况、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等。

宏在“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中,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针对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运营资本管理模式,运用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系统地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及三种基本融资模式,从而更清楚、深刻地揭示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并对其信用风险

[8]

进行评估和管理研究。弯红地通过对应收 …… 此处隐藏: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